新春伊始,“用工荒”這個難題又擺在了眾多出口紡織服裝企業的面前,據初步統計,春節后吳江地區的出口紡企的平均“人員上崗率”在50%左右,有部分企業只有三分之一或不到,“用工荒”的直接影響就是熟練工短缺,企業不敢接單,交貨周期拉長。
目前,以吳江地區出口服裝企業為例,企業最短缺的職位主要是一線車縫工、后整熨燙工、打板設計工和中層管理人員。短缺的主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近年來河南,安徽,江蘇北部等幾個勞務輸出集中地區的外向型經濟不斷發展,接收了不少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企業,很多勞動力在家門口也可以找到工作,而且薪金差距與沿海地區也不斷縮小,更多的當地工人不愿意再出來工作;二是現在許多年輕人往往有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這些特點,不愿從事類似服裝加工這種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不自由的行業;三是存在同行間惡意爭搶工人,由于“用工荒”,部分同行的企業之間就開始明爭暗斗,不斷抬高薪金互挖墻腳,高價搶來的工人并不能持久,別人同樣可以再以高價搶走,反而造成了惡性循環,越發加劇“招工難”。
為此,吳江檢驗檢疫局對出口紡企提出一些建議希望破解“用工荒”困局:一是積極更新設備轉型升級,轉變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生產方式,改進生產工藝,更新生產設備,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培育研發隊伍,創立品牌,走高端化路線,提升產品附加值,提升出口競爭力;二是建立健全崗位培訓制度,新工人必須經過必要的技術和檢驗培訓并在老工人監督工作一定時間后才能獨立上崗工作;三是宣傳企業文化,改善工人待遇,企業要改變以前依靠壓低工人工資福利來獲取利潤的方式,要對經營理念進行升級優化,改善員工工作、生活環境和福利。使工人產生“歸屬感”,減少人員的頻繁流動;四是拓展招工渠道,相關部門要主動牽線搭橋,積極支持相關行業協會、企業集團到勞務輸出地,采取聯合辦校、定向培訓等辦法,加大招工力度;五是建議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出臺相應的一些制度約束同行間的“高價搶招工”,利用行業自律的作用規范招工市場的環境,避免因為惡意競爭加劇“用工荒”。
另外檢驗檢疫局也會進一步加強對“用工荒”企業的檢驗監管,從外部幫助企業進行關鍵崗位的人員培訓,加大對質量不穩定企業的抽查頻次,加強從設計、原料、生產、檢驗和包裝等全過程的檢驗監管,并及時了解企業的需求,幫助企業度過“用工荒”難關,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產品質量保證能力。(袁琪)
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