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但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加劇,對我國外貿出口的負面效應正逐步顯現,從2011年下半年起中國對歐貿易增速就進入了下行通道。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吳江檢驗檢疫局檢驗出口歐盟機電產品共計22472.4萬美元,同比增長18.5%,而到了下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就下降到了2.8%,對歐出口增長降幅明顯,而到2012年形勢將更加艱難。
自歐債危機以來,歐洲執行更加嚴格的緊縮性財政政策,使機電電子類消費品的購買力明顯疲軟,首先體現在訂單量的下滑,交貨收款周期的延長。其次,吳江機電出口企業普遍感覺到與歐洲客戶做生意越來越難了,客戶更“刁鉆”,對產品要求提高了而把產品價格壓低了,在合同中附帶一些不平等條款,對已收貨物品找各種理由退運現象也呈上升趨勢。第三是對歐貿易風險增長,客戶未按時履行合同使企業貨物積壓、資金受損,甚至出現毀約、賴帳現象。
歐債危機對吳江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影響初步顯現。2012年新年伊始,吳江檢驗檢疫局局長帶隊,走訪了吳江地區重點機電產品出口企業,了解輸歐產品質量、訂單和退運情況,解答相關政策,為下一步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做準備。面對歐債危機,吳江檢驗檢疫局也提醒相關出口企業:一.對進口商要全面了解評估,對于新客戶、小客戶、有過不良信用記錄的客戶、經營狀況不穩定的客戶訂單慎接或者不接。二.通過縮短庫存周期、控制過剩產能,提高訂金比例,縮短償付時間,避免長期合同,采用匯率較穩定的美元結算,參透出口信用保險等手段降低資金風險。三. 在簽訂合同時,將相關產品質量技術指標盡量列出明細,雙方的權利、責任規定清楚并反復推敲,防止進口商找合同漏洞或隨便找理由退運。四.實現貿易對象多元化,積極拓展發展中國家潛力。“西方不亮東方亮”,歐洲并非出口的唯一選擇,隨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中非關系的持續升溫,中東貿易市場的活躍,為吳江機電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五.出口轉內銷以抵御外部風險。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兩駕馬車,產品單純的出口或者單純的內銷對企業發展都是不利的,當國外市場陷入低迷時不要忘了國內這個13億人口的市場潛力。六.苦練內功,危中求機。每次危急都是一次行業洗牌,優秀的企業往往能夠化壓力為動力,提升產品質量、加快轉型升級和新產品研發的步伐,危中尋機,為下一次的爆發積蓄力量。七.樹立自主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企業要創建自己的品牌,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才能增強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話語權,提升產品應對風險危機的競爭力。在危機中受沖擊最大的是沒有自主品牌的中小企業,而訂單則會向擁有自主品牌的優勢企業集中。(陳波)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