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阿拉山口檢驗檢疫局出臺了服務經濟建設十項措施,為進一步發揮檢驗檢疫部門服務經濟建設作用,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供了新思路。這是阿拉山口檢驗檢疫局認真分析經濟發展形勢,深入調研地方需求,找準檢驗檢疫工作與地方經濟建設結合點,突破行業和部門思維定勢,幫助地方破解經濟增長瓶頸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這十項措施主要為:完善質量工作協調機制,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的大質量體系建設;用實用好出口食品、農產品和小型微型企業檢驗檢疫減免收費等優惠政策,推動企業低成本高質量發展;完善企業誠信管理體系,為誠信企業提供便利通關條件,維護外貿經營秩序;推行無紙化通關,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創新服務理念,全力支持綜合保稅區、“金三角”產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企業和產品認證和標準化建設,促進本地產品創品牌、成規模;創新監管模式,為落地加工企業創造良好的通關環境;優化窗口服務,提高口岸運行質量和效率;加強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指導企業應對風險;深化檢驗檢疫技術創新,開展快速檢測方法和生物安全防控技術研究,拓展檢測范圍,提高服務經濟建設能力。
近年來,阿拉山口檢驗檢疫局貫徹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方針,圍繞本地 “產業富民、口岸強州”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快增長、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諧”的經濟建設目標,全方位探討服務地方經濟的方式,積極向地方政府建言獻策,在推動地方擴大地產商品、農產品出口,保障進口原料和動植物產品落地加工等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在該局的大力扶持下,本地精河枸杞、北疆紅提、溫泉馬鈴薯、地產水泥、植物油脂和蔬菜等出口已初具規模,并創立了自主品牌;俄羅斯進口冷水魚本地繁育、中亞進口農畜產品定點加工、進口金屬礦產品落地加工日益繁榮,保障了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和運行,口岸通關效率日益提升,區域性經濟增長迅速。
新措施的出臺,將對新一年檢驗檢疫部門發揮職能作用,服務地方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趙天陽)
趙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