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師宗縣在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的進程中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從一個農業小縣發展轉變為一個工業強縣,在深入實施農業穩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開放活縣和城鎮帶動戰略基礎上,提出了“質量興縣”戰略,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增強全縣人民群眾質量意識,提高質量水平,提升產業競爭力,助推師宗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h質監局作為“質量興縣”工作的牽頭責任單位,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堅持多措并舉,使質量興縣活動扎實深入有效開展。
一是縣領導重視,劃撥質量興縣專項經費30萬元,“質量興縣和標準化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得到了縣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支持,也贏得了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h人民政府在縣財政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毅然決定劃撥專項經費,幫助縣質監局解決“質量興縣和標準化發展”戰略工作經費,以實際行動推進“質量興縣和標準化發展”工作。
二是強化質量興縣宣傳 營造質量興縣氛圍 ,在公路主干道采取懸掛廣告牌和宣傳牌的有效措施,確保質量的宣傳效果,為下一步的質量興縣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已制作公路主干道大型宣傳牌一幅,質量提升示范企業宣傳牌五幅。利用網絡媒體、報紙報刊、電視等媒體,集中對質量興縣活動進行廣泛宣傳,質量振興觀念已深入人心,全民質量意識得到提高,全縣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生態與環境質量獲得提升.今年以來,全縣共印發宣傳資料10000余份,召開“質量興縣”專題推進會3次,開展“質量興縣、質量興業、質量興企、質量興品”活動8次。
三是制定出臺“質量興縣”指導性政策和實施意見,健全完善“質量興縣”長效機制。在具體工作中,該縣以煤化工、冶金、建材、電力、烤煙、物流、特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游八大產業為依托,培育扶持低耗能、低排放的新興產業,發展低碳經濟;強化精品意識,著力推進質量和標準化發展戰略,壯大支柱產業,打造師宗知名產業品牌;堅持大膽“走出去”,積極組織參加各種會展、展銷和論壇活動,加大師宗產品的宣傳、推介和營銷力度,提高師宗名牌優質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h政府還對獲得名牌產品的企業以及獲得質量管理的先進企業和個人進行獎勵;按照“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要求,構架“政府推動、部門協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機制,形成強勁工作合力,著力推進“質量興縣、質量興業、質量興企、質量興品”工作落實。
四是深挖質量潛力,繪制“質量興縣”藍圖,加緊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逐步形成以原煤、焦炭、化產為一體的煤化工產業集群,以水泥、新型墻體材料為主的建材產業集群,以不銹鋼產業園區為龍頭的冶金機械制造產業集群,以林木、蔬菜、中藥材、畜禽為原料保障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以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綜合開發為主的電力產業集群,確保到2015年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2億元,年均增幅14.8%以上;以宣傳“帝師故里、楹聯之鄉”的文化魅力為載體,深入挖掘民間民俗文化,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大旅游品牌包裝力度,創新旅游營銷模式,增強旅游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力爭到2015年接待國內外游客突破11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5.5億元以上;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億元,年均增幅達13.9%。(曾友理)
曾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