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六字經” 保障大安全
湖北省蘄春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開年頻傳喜訊
新年伊始,湖北省蘄春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捷報頻傳。在近期縣政府組織召開的全縣安全生產會議和市質監局組織召開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會議上,該縣質監局連續奪得“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先進單位”、“鋼瓶送檢工作先進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并交流經驗。
一、抓住一個“責”字,保證責任主體落實“全覆蓋”
落實主體責任是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該局與全縣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簽訂《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責任書》240余份,從十三個方面一次性告知使用單位應履行的職責。同時要求各特種設備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兩通知、一規定”文件精神,結合各單位實際,加強對安全管理工作配套制度的制定與落實,進一步強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使企業更加重視安全生產。
二、緊扣一個“嚴”字,嚴密構建打非治違“安全網”
該局全力推進“打非治違”工作縱深開展,打擊一處,整治一處,鞏固一處,教育一片,確保在用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全年共監督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242家,設備456臺(套),查處隱患151處,完成整改151處,整改率100%。查辦各類違法案件30起,隱患整改不到位不結案,通過嚴格的隱患整治措施使30起違法案件中的安全隱患全部得到落實,“打非治違”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多次受到縣分管安全工作副縣長的肯定和表揚。
三、把握一個“實”字,突出重點筑起安全“高壓線”
該局組織召開液化氣充裝站安全監察及鋼瓶送檢工作座談會,與各液化氣站簽訂目標責任書,堅決杜絕充裝超期、報廢鋼瓶等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共同抵制不正當競爭。并通過發放宣傳畫、組織市民代表觀摩鋼瓶檢驗檢測流程等形式,促進全縣鋼瓶送檢工作。在電梯專項整治行動中,加大對電梯使用和維保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共查處電梯方面的違法案件6起,保障了轄區內電梯安全運行。
四、探索一個“新”字,積極推行氣瓶監管“新模式”
工業氣瓶監管一直是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老大難”問題,點多面廣,涉及充裝、中間商、使用三個環節,情況復雜,為破解這一難題,該局引導蘄春華園氣體廠對全縣的工業氣瓶全部實行“產權轉移”改革,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帶了一個好頭。為鞏固改革成果,創新監管模式,使工業氣瓶管理更科學,充裝、使用更安全,近期,又在全縣工業氣瓶中大力推進電子標簽系統的應用,加強工業氣瓶的信息化管理。
五、謀求一個“廣”字,廣泛開展安全知識“大宣傳”
該局創新宣傳思路,舉辦“流動課堂”,開展送安全知識培訓下鄉、進園區、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共培訓相關人員1500余名,組織全縣重點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負責人、管理人員、作業人員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向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法人及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宣傳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同時,還在《中國質量報》、省質監局網站、鄂東晚報等媒體發表近30多篇文章,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為確保高溫天氣下特種設備安全,向鄉鎮分管領導、安全干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負責人群發短信,溫馨提示應注意的事項,強化了全社會特種設備安全意識。
六、注重一個“聯”字,多方聯動筑牢安全“防火墻”
該局積極與地方黨委政府以及安監、工商、消防等部門密切合作,定期聯合開展隱患排查。連續兩年,縣政府將“鄉鎮政府、縣內各部門配合質監部門做好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相關工作”單獨作為一條內容寫入《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納入年終工作目標考核,提升了質監部門在安全生產領域的社會影響和地位。去年,在縣安委會、屬地鄉鎮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下,成功地解決了豆制品集中加工區小鍋爐、橫車制管廠、聯泓崗石起重機未經監檢投入使用等13處安全隱患,順利實現特種設備零事故的目標,為構建和諧平安蘄春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周勝 陳倫照)
周勝 陳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