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第一批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建設項目共3個,包括開遠市蜜桃種植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河口縣小粒咖啡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紅河縣生豬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自2011年項目實施以來,各項目承擔單位按《云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任務書》中所確定的計劃進度、工作目標和任務,嚴格加強管理,目前各示范區建設進展情況順利。
一是領導重視,管理規范。各項目承擔單位高度重視示范區的建設,專門成立了示范工作領導機構,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在各環節嚴格貫徹實施,工作開展有條不紊。
二是廣泛宣傳,示范培訓。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將相關文件、法規和標準編造成冊作為培訓材料開展農業標準化宣傳和培訓工作,并聘請專家講學,深入示范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通過加掛“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標志牌、強化媒體宣傳、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標準化建設的目的意義,不斷增強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和消費者的標準化意識。
三是健全體系,完善制度。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組織制訂了《開遠蜜桃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紅河縣無公害生豬標準化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等規程,初步建立健全了示范區標準體系,并完善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真正將復雜的技術以標準的形式轉化成現實生產力。
四是強化配套,保障有力。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對示范區建設在政策和資金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進一步保障了示范區的順利建設。2011年,紅河縣生豬養殖龍頭企業自籌資金600余萬元完成了標準化養殖場舍的建設改造工作和養殖區消毒通道建設;河口縣對苗圃基地進行了改擴建,完成大棚建設30015平方米,修筑交通要道10公里,支道6公里,架設水管10公里,建設蓄水池4個。
五是示范帶動,初見成效。各項目承擔單位采取“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標準”的模式,加快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2011年開遠市建立蜜桃科技示范基地1260畝,當年示范區畝產1150公斤,示范區果農收入450.72萬元,示范帶動面積7050畝,產值為22108.8萬元。紅河縣標準化示范區實現生豬養殖46.5萬頭,已出欄24.4萬余頭,存欄22.1萬頭。
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的開展,對于進一步推進紅河州農業實施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標準化在規范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整體技術和管理水平,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楊國強)
楊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