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馬闊豐 記者孫中杰)前不久,河南省質監局組織開展了全省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
此次共抽檢全省3701家企業生產的47種4680批次產品,產品涉及小麥粉、掛面、其他糧食加工品、食用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酒類、大米、醬油、食醋、味精、雞精等。經檢驗,4548批次產品質量符合標準,產品實物質量標準符合率為97.2%,較去年同期提高了4.2個百分點。其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小作坊產品質量標準符合率分別為100%、99.7%、96.2%、88.2%。
抽查結果顯示,掛面、其他糧食加工品、大米、味精、雞精、食糖、碳酸飲料等26等類產品實物質量標準符合率為100%,食品質量安全可靠,消費者可放心使用。小麥粉、食醋、酒類、食用油脂及其制品、醬類、調味料等14類產品實物質量標準符合率在90%以上,產品質量相對穩定。醬油、瓶(桶)裝飲用水、罐頭、蜜餞4類產品實物質量標準符合率介于80%至90%之間,產品質量有待提高。果凍的標準符合率僅為73.7%,產品質量亟待提高。
此次抽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標簽,標簽不合格批次為242,所占比例為6%;二是凈含量,共有2個批次的調味料凈含量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批次的0.9%;三是感官指標,茶葉感官指標不符合要求,其條索和湯色等指標均未達到相應標準值。四是微生物,菌落總數超標的產品有醬油、調味料、瓶(桶)裝飲用水、果汁及蔬菜汁飲料等;五是理化指標,理化指標不合格批次為93個批次,所占不合格比例為78.6%,項目涉及水分、灰分、電導率、高錳酸鉀耗氧量、游離氯、余氯、蛋白質、二氧化硫、鋁、pH、酸值、過氧化值、苯并芘等;六是添加劑,食品添加劑量“兩超一非”現象依然個別存在。
針對本次監督抽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河南省質監局已責成相關省轄市質監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進行依法處理,并將其納入企業質量信用檔案“黑名單”。《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