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泉市質監局在發布酒泉市2011年上半年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的基礎上,綜合產品質量抽檢、監管和行政執法等相關信息,首次發布了全市2011年全年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報告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在全市2011年產(商)品抽檢、名牌戰略實施、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稽查打假等方面的情況,系統分析了問題產生原因。
報告認為2011年全市總體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全民質量意識逐步提高,質量工作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并呈現出如下特點:一是質量管理工作深入推進,全市中小企業積極開展全面質量管理,企業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今年又有奧凱種子機械、大禹節水等11個產品被評為甘肅名牌產品。二是工業產品管理逐步規范,全市76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全部建立了質量檔案。三是產品質量水平穩中有升。全年共抽檢各類產(商)品2112批次,合格1741批次,綜合合格率82.4%,比上年度提高4.2個百分點。四是標準化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組織起草了《2.5MW、5MW、6MW系列風力發電機組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初稿),實施了2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已建成的玉門啤酒花標準化示范區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評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優秀示范區。五是計量基礎工作有序開展。全市檢定計量器具4萬余臺(件),其中免費檢定計量器具5445臺(件),完成企業計量保證能力C標志確認1戶、計量合格確認10戶。六是食品安全監管扎實有效。全市135戶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全部取得了食品生產許可證;148戶食品加工小作坊中,有87戶取得了加工許可證。七是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進一步加強。全年共注冊特種設備1076臺(套),培訓人員1932余人(次)。八是認證監管工作穩步推進。6家實驗室通過了換證審查,5家實驗室通過了監督抽查,15家強制性產品認證企業全部建立了質量檔案。
報告同時指出全市產品質量工作存在企業質量責任主體意識仍需進一步增強、全市質量工作構架尚未健全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報告提出了大力推進質量振興,探索建立和完善源頭監管的長效工作機制,引導企業加強質量基礎建設等建議和措施。
目前,報告已呈送“四大班子”及有關單位,將為市委、市政府進行宏觀質量調控,制定質量工作政策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通訊員:段海強)
段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