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有“中國銀耳之鄉”之美譽,通江銀耳盛名天下,該縣盛產通江銀耳、木耳、香菇、茶葉、竹筍等生態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其中“通江銀耳”于2004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通江縣委、縣政府歷年十分重視地方土特產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維護通江土特產品良好聲譽,近日,通江質監局組織開展了土特產品專項檢查行動,嚴厲打擊無QS證、銷售“三無”、過期和假冒、以次充好、亂貼標簽標識等行為,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此次行動,共檢查土特產經銷門市23家,生產加工企業5家,9大類產品,17個品種,大部份經銷門市和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意識較強,自覺維護通江土特產品的形象意識較濃,但仍有個別經銷門市存在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所經銷的產品標識不規范、進貨把關不嚴,存在以假充真行為。
該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就發現一門市將外地銀耳、木耳裝進標有通江銀耳、通江木耳的包裝里,冒充通江土特產品,以假充真,欺騙消費者,獲取暴利。通江質監局執法人員當場責令該經銷門市將60多袋假冒通江銀耳、木耳下架處理,并提出了整改意見和措施,要求其加強進貨把關、完善進貨銷售臺帳,規范標簽標識,共同維護通江土特產品良好形象。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下一步,通江質監局將進一步加大通江土特產品特別是名牌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力度,全力服務通江產業發展。同時將以發揮品牌優勢做大做強通江地方特色產業為契機,為企業爭創國家、省、市名牌提供服務幫助,為確保質量安全做出積極貢獻。(四川省通江縣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