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檢網湖南頻道訊(陳憶 記者王融國) 落實監管責任,突出重點產品,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完善監管機制,為農民兄弟保駕護航。3月12日上午,全省質監利劍護農暨“農資打假下鄉”行動正式拉開序幕,來自全省14個地州市質監局、16個執法打假單位、數十家農資生產企業,以及數百位農民兄弟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現場。
據了解,湖南省質監系統在2011年“打假護農”行動中,查獲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價值2180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669.5萬元,并通過建立分類監管、聯動打假、技術保障、情報收集、協會協管五項工作機制,加大了監管執法力度,規范了生產經營行為,提升了農資質量水平。2009年至2011年,全省農資產品合格率總體提升8個百分點,規模農資企業產品抽查合格率達到95.1%。
今年,湖南省質監系統將緊緊圍繞“三保”總體目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技術優勢,通過組織資質資格、產品質量、責任落實三類檢查,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地加強農資產品質量監測工作,核實企業生產許可資質、證照經營資格、認證認可情況,督促企業執行各項質量保障制度,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針對以往問題突出的化肥、農機和農藥三類重點產品,質監部門將生產復混肥的衡陽祁東、自治州瀘溪,生產農藥的郴州、湘潭、常德,生產農機的婁底雙峰、邵陽列為重點地區,嚴查制假售假、違禁生產高毒農藥,以及無證、套證或冒證等違法行為,解決產品質量不達標、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包裝標識不規范等突出質量問題。同時,強化執法保障、行政問責和宣傳引導,改善執法辦案條件和手段,嚴明獎懲措施,嚴格督查督辦和約談問責,并積極、主動加強與農業、工商、公安、供銷等部門的協作,及時交流檢查檢測信息,通報涉企涉案線索,查處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質監部門表示,將把屢查屢犯、故意違法、影響惡劣的假劣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列入“黑名單”進行公布警示,實行重點跟蹤督查,實現質量抽查與執法查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一次查處與長效監管的有效銜接,全年持之以恒地抓好農資打假行動落實;在完善檢打聯動、部門協作的基礎上,通報農資打假成效,曝光農資典型案件,震懾不法分子。
質監部門將開展“進千村、入千戶、抽千樣”活動,推進“農資下鄉”、“法律下鄉”、“科技下鄉”,點對點地指導農民放心選購、科學使用農資產品,暢通優質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渠道,面對面地普及農資法律法規、包括產品標準等技術法規,提高農民群眾識真辨假、依法維權的水平和能力,實打實地提供免費質量檢測和真假鑒別服務,發揮專家隊伍和檢測裝備的技術優勢,確保農資產品質量和農業生產安全。同時,推介農資標桿企業,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努力營造全社會配合支持農資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圍。
質監部門開展的現場活動,深受農民歡迎。
在啟動儀式現場,參加活動的領導向15個農資打假行動隊、5個農資技術服務隊授旗。數十家執法打假單位和農資生產企業分別簽署了打假護農和誠信惠農的《宣誓書》、《承諾書》。質監工作人員開展了宣傳咨詢服務、農資產品免費檢測、送優質農資下鄉等多項活動,得到了農民們的熱烈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