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3月16日電 (記者 林艷華)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6日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廣西經該局簽發的中國—東盟優惠原產地證書數量及涉及金額均呈大幅增長勢頭,有力地促進了廣西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去年該局共為廣西企業簽出普惠制原產地證書17098份、簽證金額8.46余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46%、74.13%;簽發各類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34470份,簽證金額6.48余億美元,簽證金額同比增長64.3%。按照平均減免5%的關稅優惠計算,可使廣西轄區的出口企業獲得約7471萬美元的關稅優惠。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和廣西積極參與和推動泛北部灣、大湄公河、中越“兩廊一圈”等次區域合作及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廣西與東盟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東盟已連續12年保持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2011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233.3億美元,其中,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95.6億美元,占廣西出口總額的四成一。
2011年廣西局檢驗檢疫進出口東盟貨物貨值45.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9.5%,占檢驗檢疫進出口貨物總額的20.7%,比去年所占比例上升2.5%,在廣西檢驗檢疫貨物總量中所占比例呈增長趨勢,是廣西檢驗檢疫進出口貨物量最大的地區。其中輸往東盟國家貨物檢驗檢疫3萬批,貨值15.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和30%;來自東盟國家貨物檢驗檢疫4.7萬批,貨值30.4億美元,同比增長9%和45%。
該局同時透露去年從進口東盟國家貨物中檢出不合格商品達6232批次,不合格貨值2.6億余美元,其中檢出不合格主要貨物是金屬礦140批次、涉及貨值1億余美元;煤礦29批次、涉及貨值7200多萬美元;廢物原料16批次、涉及貨值1224萬美元;以及豆粕、木薯淀粉、水果等。檢出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攜帶一般性有害生物、大腸菌群超標、鉛超標、包裝不合格、品質缺陷等。
另外,2011年1月1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獲計劃正式實施,2011年1月7日,桂林檢驗檢疫局順利簽發了廣西首份ECFA原產地證書,成功地使該批進入臺灣的貨物享受到了零關稅待遇,當年該局共簽發ECFA證書共簽發143份、金額4344萬美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