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從襄陽市襄州區依法行政工作會上傳來消息,襄陽市襄州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被區政府評為“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
2011年,該局緊緊圍繞“工業強區、實干興區”的指導思想,把規范執法行為、扶優扶強企業作為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發展環境重要措施來抓,全力營造良好的政策、服務、法制環境。
一是多措并舉規范行為,營造良好法制環境。堅持推行“八零”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服務制度,提供文明熱情優質的政務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對違法情節顯著輕微的違法行為,堅持執法和幫扶相結合原則,實行“首次幫扶、改過免罰”。對創業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初次發生類似標識標志不規范等違法情節顯著輕微的,采用警告、責令限期整改的處罰方式,免于經濟處罰,并提出整改指導意見,提供技術咨詢;切實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重在幫助、指導和扶持企業發展。
二是深化打假治劣工作。積極部署開展農資、建材、加油站、“雙打”行動等專項整治執法檢查。2011年立案查處30多起案件,涉案貨值215萬元,案件履行率99%,正確率100%。
三是進一步加強法制管理和宣傳教育。在“3.15”9月質量月、“5.20”世界計量日、12.4法制宣傳日期間,在區政府法制辦、普法辦統一組織下,聯合消委會、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舉辦“六五”普法等法制宣傳咨詢活動,現場解答消費者的疑問,發放宣傳資料,提升全民質量法制觀念。
四是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案件全部經案審會集中審理,無一例異議案件發生,無聽證和行政復議案件的發生,同時開展了案件全程評優活動,共評查案件6件,評分均在85分以上,案件質量有較大的提高。
五是加強執法裝備的投入。提升網絡化執法效率和水平,推廣使用全市質監系統執法管理軟件,案卷及執法文書的制作全部由電腦打印。購置了大型投影儀,提升了案審質量和效率,實現了執法工作無紙化、遠程化、網絡化辦公。(馬堂文)
馬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