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東寧縣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譽,被譽為“中國黑木耳第一縣”, 黑木耳成為農民增收支柱產業,2011年東寧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萬元,成為全省首個萬元縣。僅種植黑木耳農民人均增收8542元,黑木耳生產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幾年來,東寧縣質監局始終把服務三農,引導黑木耳種植戶標準化生產作為他們工作中的首要任務來抓,免費為農民制訂、修訂標準,贏得農民朋友的廣泛贊譽。
今年的春雷行動一開始,東寧縣質監局的標準化小分隊進入農民的菌房查看木耳菌的出菌情況;了解出菌率和雜菌率情況,同時開展黑木耳主題講座、開展菌農互助互幫活動、巡回指導、發放黑木耳栽培技術規程,有效指導農民黑木耳生產,推廣無公害黑木耳栽培技術。護農小組采取典型示范的作用,在東寧鎮大城子村落實黑木耳標準化示范戶120戶。村民張慶裕說:“質監護農春雷行動,體現了質監系統對農民的重視,東寧質監局送標準、送法下鄉,推廣黑木耳標準化生產,加快我村黑木耳產業由規模大村向質量效益強村轉變。今后我村將與東寧質監局保持聯系和溝通。”
該局的標準化服務貼了農民的身,暖了農民的心,農民與質監部門的距離拉近了,感情也更加深厚。為引領黑木耳產業再上一個新臺階,步入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縣域經濟發展,農民致富保駕護航。(通訊員:迮青華)
迮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