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第四部分“加強質量監督管理”提出:“建立和完善動植物外來有害生物防御體系、國境衛生檢疫風險監控體系,有效降低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傳出風險,防止傳染病跨境傳播”。
《綱要》第五部分“創新質量發展機制”提出:“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
學習貫徹《綱要》,聯系檢驗檢疫實際,筆者認為,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是當前口岸監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政府、企業、監管部門和全社會共同行動。
一、加強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保國安民的迫切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以及國際代購、網購業務的蓬勃興起,進境郵寄物已從傳統的私人間物品寄遞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貿易貨物流通的重要渠道。在數量與日俱增的同時,隱患也越來越多, 國際郵件成為一些重大疫病疫情傳播擴散的媒介和渠道。
據報道,我國每年因外來有害生物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元人民幣。造成這些經濟損失的有害生物,相當一部分是通過郵寄物傳入的。2011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在進境郵寄物中共截獲禁止進境物和違規進境物萬余批次;截獲和檢出各類疫情及有害生物千余種次。
2011年2月28日和3月24日,黑龍江檢驗檢疫局郵局辦事處在郵局現場先后兩次截獲由德國郵寄進境的玉米種子,后經局技術中心檢驗鑒定,均攜帶檢疫性有害生物——“玉米褪綠斑駁病毒”。該病在國內未見報導,據有關專家所做的風險評估報告,此病對我國玉米產業潛在直接經濟損失達140.95億人民幣,而我國玉米年產量產值是277億元左右。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玉米種植國,此病一旦傳入,將給我國玉米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2011年,廈門局從英國進境郵件中截獲郁金香種球,并從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番茄黑環病毒;江蘇局蘇州郵件辦先后從日本和澳大利亞郵寄進境的雜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煙草環斑病毒和菜豆莢斑駁病毒。
2011年12月,上海局從澳大利亞進境包裹中截獲3.5千克大麥種子,并從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硬雀麥。這是一種國際上備受關注的惡性農田雜草,可危害各種農作物,一旦定殖,很難根除。
此外,南京局曾從郵寄進境的IT產品包裝材料中,截獲了被稱作“松樹癌癥”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線蟲。松材線蟲曾造成我國1600萬株松樹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8.2億元人民幣,森林生態效益損失216億元人民幣。
南京、杭州、上海和福建等局先后多次在進境郵寄物中截獲來自美國和瑞士的活體昆蟲——黑腹果蠅;廣州、天津、上海、山西、重慶、南京、福建局還分別從來自香港、泰國、匈牙利、德國、英國、埃及和日本等地的郵包中截獲成群蜜蜂、整箱蜘蛛、螞蟻、蜥蜴、蟋蟀、以色列金蝎、魚卵和巴西龜等活體生物。
這些重大疫病疫情、有害生物和外來入侵生物,一旦傳入,將會給國家農林牧漁業生產生態和人民健康帶來巨大危害。因此,加強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工作已刻不容緩,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保國安民”的迫切需要。
同時,口岸反恐防范工作也是國務院賦予質檢系統的一項新職能,任務十分繁重。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國際恐怖組織通過郵寄物策劃恐怖襲擊活動等,更加凸顯出對進境郵寄物加強核生化有害因子監測和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學習貫徹《綱要》全面落實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責任
加強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業、監管部門和全社會共同行動。
我國目前有51個國際郵件交換中心,檢驗檢疫部門已在其中29個中心設立了郵件檢疫機構。但是,進境郵寄物監管方面還有很多空白,已設立的檢驗檢疫機構還存在著機構規格不等、查驗模式不同等問題。主要是受限于進駐、場地、機構、查驗設備和手段、郵件信息及查驗環節等因素。檢驗檢疫部門還不能真正融入郵寄物的口岸作業流程,存在和造成監管能力和措施不到位的現象。
作為口岸質量監管部門——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重視口岸郵檢工作,已將此項工作正式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并寫入國務院《綱要》,以著力加強口岸核心能力建設,確保國門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截止2011年底,國家質檢總局已在廣東、深圳、珠海、重慶、福建和黑龍江檢驗檢疫局設立了6個正處級郵檢辦事機構。
海關與質檢同為口岸查驗檢驗機構,長期以來,兩部門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早在2005年3月,質檢總局就與海關總署簽訂了“關檢共同合作機制備忘錄”,確定了“依法把關、有效監管、共享資源、協同執法”的關檢協作原則;2011年4月,海關總署、質檢總局領導班子又就“加強關檢協作配合、共筑和諧國門”進行座談,提出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共筑和諧國門,共同發揮為國把關、維護安全、促進發展的作用。
2012年初,國家質檢總局還與農業部聯合修訂、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這是農業部、質檢總局貫徹落實《綱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傳入率先采取的共同行動。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宣傳貫徹《綱要》、保障《綱要》各項措施有效落實的關鍵一年。國家質檢總局還將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強與國家郵政局的溝通、協商和合作,積極與郵政部門建立信息溝通機制,積極探索與郵政部門建立聯網核查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機制;同時,質檢總局還將創造條件增設郵件檢驗檢疫機構,并進駐現場開展工作等。以進一步加強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工作,有效堵塞漏洞、消除隱患。
在此,我們希望國家郵政局積極支持和配合國家質檢總局工作,正式將檢驗檢疫環節納入進境郵寄物口岸作業流程,在各地國際郵件分揀現場,實現檢驗檢疫與海關、郵政共同查驗,進境郵件未經檢疫、不得運遞;希望各地郵政部門積極為檢驗檢疫進駐現場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便于檢驗檢疫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希望各地郵政部門積極為檢驗檢疫部門提供進境郵寄物清單或信息,便于檢驗檢疫部門全面掌握進境郵寄物信息,提高檢驗檢疫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加強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還需要各級政府和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積極協調;需要社會公眾的理解支持和全社會檢疫防疫意識的提高;需要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積極呼吁。努力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全面落實進境郵寄物檢疫監管責任,有效降低各種疫病疫情和傳染病傳入風險,確保國門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推動“建設質量強國”戰略目標實現。(李藝娟 張金蘭)
(李藝娟:國家質檢總局動植司旅郵檢處處長;張金蘭:黑龍江檢驗檢疫局郵局辦副主任)
李藝娟 張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