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南通口岸已發生兩起出口貨物因木質包裝不符合進口國要求被退運事例,導致相關出口企業的經濟利益和企業信譽都損失慘重。
1月5日,南通檢驗檢疫局查驗了一批被加拿大退運的鋼絲繩,原因就是其承載貨物的木托盤沒有按國際標準進行熱處理或熏蒸處理,被加拿大檢驗檢疫部門查出活蟲,導致整批貨物被退回。為此,相關貨主付出了慘重代價,貨值28054美元,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環球旅行,僅運費就花了3000多美元,還要支付一個多月的所有港口雜費,國外客戶的巨額索賠還將緊隨其后,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另外一家企業出口到美國的不銹鋼鏈條于三月上旬被整批退回,原因就在于,在國內裝貨港裝箱時,集裝箱內被放入幾根小木條用于加固貨物。正是這幾根小木條成為罪魁禍首。在貨物到達美國后,美國海關發現木條上沒有加施全球統一使用的“IPPC”標識,故勒令整批貨物全數退運出境。
據檢驗檢疫專家介紹,出口貨物因木質包裝不符而遭退運,是與企業對木質包裝概念模糊不清、不了解相關國際標準、漠視相關檢驗檢疫法律法規有關。按照木質包裝的定義,所有用于承載、包裝、鋪墊、支撐、加固貨物的木質材料,如木板箱、木條箱、木托盤、木框、木桶、木軸、木楔、墊木、枕木和襯木等都屬于木質包裝的范疇。木包裝以其性能穩定、抗震、防腐、承載能力強、裝卸方便、可重復使用等特性,成為國際貨物貿易中不可替代的包裝材料,特別是機械、石材等貨物運輸。為避免木包裝傳播有害生物,同時避免給國際貿易帶來不便,國際植物保護組織(IPPC)于2002年出臺了相關措施,規定用作包裝或承載國際貿易貨物的木包裝,在出口前須事先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熱處理或熏蒸處理,加施 “IPPC”標識。為與國際接軌,確保出口貨物在進口國順利通關,我國也已自2006年7月1日起全面執行此項國際標準。
對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企業,一方面應及時了解我國和國際對進出境貨物木質包裝相關規定和最新進展,在簽訂國際貿易合同時,要明確提出木質包裝檢驗檢疫及處理的要求,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條款。另一方面,應向檢驗檢疫機構認可的除害處理企業購買符合國際標準并加施IPPC標識的木質包裝,通常只需花費幾百元就可避免貨物木質包裝問題所帶來的貿易風險。切勿存僥幸心理,企圖逃避除害處理,反而可能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貿易糾紛和經濟損失。(姚麗)
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