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家用電子取暖產品質量堪憂
電熱毯合格率不足三成 儲熱式電熱曖手器全部不合格
本報訊 (雒建民)前不久,甘肅省質監局對省內蘭州、定西、慶陽、平涼4市56家企業的100批次電子取暖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7家企業的21批次產品合格,合格率為21%。其中,電熱毯類產品抽樣檢驗合格率為29.6%,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3個百分點;抽查的儲熱式電熱暖手器全部為蘭州市所經銷的產品,此類產品質量低劣,安全性能差,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企業和產品抽樣檢驗全部不合格。
本次抽查了全省39家生產(經銷)企業的71批次電熱毯類產品,經對輸入功率、電流、耐潮濕、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機械強度、結構、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等主要指標進行檢驗,結果有7家企業21批次產品合格,企業合格率為17.9%,產品抽樣檢驗合格率為29.6%,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3個百分點。這次抽查表明,雖然連續幾年對電熱毯產品進行抽查及行政執法,但產品合格率仍然較低,質量令人擔憂,有48批次的電熱毯存在質量問題,主要是48批次產品的標志和說明不規范,標準要求產品包裝應附使用說明書,并隨器具一起提供,以保證器具能安全使用,但實際檢測中發現無此證書;有44批次產品的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不符合標準要求,標準要求額定電流>0.2且≤3A電源軟線的導線,標稱橫截面積不應小于0.5mm2,但不合格產品該項指標實測值均小于標準規定,易造成電源線斷裂,還會引起電源線拉脫,造成安全隱患;有19批次產品的輸入功率不合格,標準要求在正常工作溫度下,電熱毯輸入功率與額定功率的偏差:額定輸入功率>25且≤200W,偏差+10%或-20%,不合格產品的偏差過大,使功率與標稱功率不符,虛標輸入功率參數指標;有2批次產品的耐潮濕、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指標不合格。此外,抽查中還發現,由于電熱毯這類產品技術含量低,不少地下小作坊和不法商販冒用其他著名品牌標志問題嚴重,加上產品做工粗糙,流入市場進行銷售,給消費者易造成極大安全隱患。
儲熱式電熱暖手器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簡易取暖用品,大多為老年人和婦女兒童等消費群體使用。本次共抽查了17家企業的29批次產品,對產品標志和說明、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工作溫度下的電氣強度和泄漏電流、結構、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6項指標進行了檢驗,結果企業和產品抽樣檢驗全部不合格。這次抽查表明,目前蘭州市經銷的電熱暖手器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其中所抽查的29批次產品中的標志和說明及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2項指標均不合格,主要表現在標志使用不規范、沒有銘牌標志、內容不完整、說明書內容不全,而沒有標明額定頻率、型號規格以及安全使用提示等相關信息,不能指導消費者安全正確地使用器具,甚至帶來危險。另外,國家標準要求電源軟線的導線的最小標稱橫截面積為0.5mm2,所抽查的所有產品的電源線線徑均不合格,在使用過程中極易過熱或受到損壞,埋藏安全隱患。
針對這次對電熱毯、電熱暖手器兩類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甘肅省質監局要求各地質監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不合格產品企業認真整改,把后處理工作落到實處。《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