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歷史性突破。該局首次獲得江蘇檢驗檢疫系統“三個十佳”大滿貫,木材實驗室獲“十佳文明窗口”,韋鋒同志獲“十佳勤政廉政優秀干部”,陳旭東同志獲“十佳職業道德標兵”。
2011年,張家港檢驗檢疫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履行把關服務職能,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該局的具體做法是:
提升綜合素質,打造人文國檢。深入開展“三比三看三提升”、“績效比拼在崗位”等創先爭優活動,提升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目前全局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達88.4%,其中博士和碩士生24名。深入推進“檢港同行杯”人才與科技工程,主持的3個項目獲江蘇檢驗檢疫局“科技興檢獎”三等獎,參與的3個項目獲1個特等獎、1個二等獎和1個三等獎。實驗室每年新開檢30多個項目,并通過國家驗收。動植物疫情、醫學媒介生物檢出率連續六年列全省系統第一。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和日本核輻射,保障了口岸公共衛生安全。黨組一班人對外叫響檢港同行服務品牌,對內開展比學趕超創爭活動,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該局創先爭優的做法先后被國家質檢總局簡報、中國國門時報等媒體報道。國家材種鑒定與木材檢疫重點實驗成為張家港市唯一一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全員廉情公示制度”獲2010年度張家港市黨建工作創新成果獎。
提升服務水平,打造滿意國檢。創造性提出“檢港同行”服務理念,有針對性地出臺系列服務舉措,全力助推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引導企業“負責任地做產品”,全市有1家企業被評為中國質量誠信企業,4家企業被評為江蘇質量誠信企業。放大多港分卸模式效應,3年來累計為企業增效4000多萬元。幫助沙鋼集團、金陵紡織通過全國出口免驗企業復審,幫助東方工業園成為全省“走出去”戰略的試點,幫助保稅區成為全國首個出口毛紡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幫助廢汽車壓件拆解園通過國家級驗收。對進出口貨物檢驗檢疫實行分類管理,并對進出口量大、高新技術、加工貿易企業和規模較大的經營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實行報檢、檢驗檢疫和簽證“三優先”。目前,張家港市綠色通道直通放行企業增至25家,“檢e通”無紙化報檢企業增至20家。推行“5加2”、“白加黑”全天候無假日服務,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幫辦。近年來,為企業減免各類收費1845萬元。
提升窗口形象,打造文明國檢。把“全國文明單位”獎牌掛在局辦公大樓最醒目的地方,時刻接受企業和群眾的監督。同時把通過全國文明單位復評作為新的創建目標,定期召開創建領導小組會、動員會、推進會,舉辦創建講座,提高全員創建意識。完善創建機制,堅持創建工作“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負責抓,黨、工、青、婦齊抓共管。堅持把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狀,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把創建投入納入年度財務預算,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局內網開辟精神文明建設專欄,刊載創建主題、創建口號、創建要求、服務公約以及創建動態,激發全員參與創建工作的熱情。舉辦紅歌大賽、書畫攝影、演講比賽、職工運動會等文體活動。堅持榜樣示范,評選先進典型并進行典型事跡宣講,營造比學趕超氛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者服務、關愛空巢老人等活動,捐款十多萬元。配合市文明辦設立全國文明單位網站工作站;本局實驗室、展示室免費向社區、學校等單位開放。在自身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積極指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成功幫助東海糧油成為張家港市首家SA8000企業。(侍曉寧)
侍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