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布2011年產品質量狀況
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創出新高
本報訊 (尹克強 杜亞欣 記者 王 越)日前,河北省質監局公布的2011年全省產品質量狀況。數據顯示,該省工業企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創出歷史新高;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略有上升。
河北省質監局去年持續跟蹤統計的326家省重點工業企業顯示,產品質量等級品率為84.55%,比上年提高0.76個百分點,總體質量持續高于一等品水平(80%)。等級品率較高的產業是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質量損失率為0.08%,比上年降低0.05個百分點;質量損失率低于平均水平的產業是食品、鋼鐵、石化。據河北省質監局質量管理處處長趙成波解釋:“產品質量等級品率體現的是產品質量,比率越高越好;質量損失率體現的是管理水平,比率越低越好,說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因管理因素導致的質量損失小。”
同樣,體現銷售水平的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98%,比上年提高0.85個百分點,銷售率較高的產業是食品、鋼鐵、裝備制造;體現技術水平(企業創新能力)的新產品產值率為21.39%,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產值率較高的產業是裝備制造、石化、建材。
2011年,河北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略有提高,攀上了歷史最高的位置。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公報顯示,河北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為80.41,比2009年增加了1.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16,排名由2009年的第21位上升到第19位。
在質量競爭力指數的二級指標中,河北制造企業的質量水平得分繼續增長,達到86.89,比2009年提高2.61,排名在全國由第19位升至第14位;發展能力排名第22位,與2009年持平。在質量競爭力指數三級指標中,河北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標準和技術水平與全國指標基本持平,質量監督和檢驗水平、市場適應能力與全國指標接近,核心技術能力、研發與技術改造能力與全國指標有較大差距。
據了解,去年河北省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制造業技改力度加大,科研創新能力提高、高附加值產品不斷增加,為提升全省總體質量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監督抽查河北省食品、日用消費品、工農業生產資料、建筑和裝飾材料等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為87.7%,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省級監督抽查共涉及農用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工業生產資料、建筑裝飾與裝修材料4大類58種工業產品,平均抽樣合格率為83.7%,同比提高6.8個百分點。按生產企業規模統計,大、中、小型企業平均抽查合格率分別為95.3%、91.4%和81.3%。
國家質檢總局監督抽查了該省企業生產的調味品、飲料、嬰幼兒配方乳粉、蜜餞、肉制品5類食品105個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2.4%,同比下降3.84個百分點。合格率較低的產品是肉制品和調味品。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查了5142批次產品,其中乳制品專項監督抽檢2446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為99.9%;其他類食品監督抽檢2696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為97.1%,產品質量均保持穩定。
對此,河北質監局副局長夏延軍解釋,國抽范圍全面,省級監督抽查的開展有針對性,主要涉及農用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等重點產業,雖然平均抽樣合格率低于國家值,但是同比提高了6.8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去年河北省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略有上升。《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