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區域性貿易合作不斷升溫,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的“有價證券”地位正逐步凸顯。今年一季度,南通檢驗檢疫局開發區轄區共簽發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468份,簽證金額2866萬美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110.8%和103.4%,均創歷史新高。按照10%的平均關稅減讓率計算,約為進出口企業減免關稅1800多萬元人民幣。
其中,簽發中國-東盟原產地證335份,簽證金額1809.83萬美元,居各類區域性原產地證書之首,同比分別增長95.9%和68.5%。亞太貿易協定證書同比增幅最大,簽證量和簽證金額分別增長4.9倍和5.3倍,而今年進入第二階段降稅計劃的ECFA證書簽出27份,占南通地區總簽證量的51%,同比增長2倍。
據了解,目前南通開發區轄區企業申請簽發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的產品主要出口至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東盟國家,輸往其他自貿區國家的產地證利用率仍較低。檢驗檢疫有關人士表示,在歐美市場持續下滑且普惠制優惠范圍逐步縮小的情況下,出口企業應盡快改變被動局面,積極擴大與亞太、智利、秘魯、中國臺灣等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往來,充分利用區域性優惠政策拓展新興市場。(張松華 張燕)
張松華 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