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質監系統堅定不移走“法治質監”之路
加強質監法制建設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本報訊 (記者龔志偉)“十二五”開局以來,四川省質監系統堅持以全面打造“法治質監”為目標,圍繞全省質監中心工作,狠抓立法與普法、加強監督和公正、推動創新與發展,有力促進了全省系統依法行政及質量監管,有效保障了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利益。
工作上臺階,法制要先行。作為執法部門,“十二五”以來,四川質監系統繼續重視立法工作,起草完成了《四川省壓縮天然氣汽車安全管理辦法》、《四川省標準化監督管理條例》、《四川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戰略(2011—2020年)》等立法工作任務,新申報的《四川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已納入省政府2012年二類立法項目,將在年內開展調研、起草工作,做到了執法有據。同時,去年以來,完成人大、政協提案和議案6件,均100%滿意;辦理省政府各廳(局)立法征求意見25件,守住了法權。目前,一套包括3部地方性法規、7部政府規章在內的與四川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質監法規體系已經建立。
去年也是“六五”普法的開局之年。為讓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更多知曉質量法規及基礎知識,四川質監局以“貼近群眾、走進企業、關注質量、助推經濟”為主線,適應時代要求、體現質監特色,及時制定了2011—2015年質監系統“六五”普法規劃,創新了普法“聯絡員”制度,與省人大法制委、新聞單位聯合舉辦了食品和特種設備“雙安全”系列普法宣傳暨知識競賽活動,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質量法律法規及識假辨假常識,在全省率先設立了100萬元舉報獎勵基金等,全省共發放征訂普法宣傳資料30多萬份。參與質量宣傳活動的行業遍布各級人大委員會、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群眾以及食品、特種設備等工業企業,成效明顯。
為使執法盡量做到準確統一,2010年以來,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安排,四川省局開展了行政處罰新文書試點工作,充當了全國系統內規范行政執法的“馬前卒”。共創新了3種文書,提出30余處修改意見,對47種文書進行修訂完善,統一規范了新文書的格式排版,制定了詳盡的書寫要求和標準范例,文書內容得到了總局法規司的充分肯定,并開始在全國質監系統推行;為加強行政執法案件檔案管理,他們與省檔案局聯合制定發布了《四川省質監行政執法案件檔案管理辦法》,首次系統規定了執法案卷的歸檔方法、保管、利用等一系列內容,更是在全國質檢系統首次明確了案件保管期限,解決了案卷管理不規范、易損毀、責任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優良案卷由原來的65%上升到95%。
為加強執法的公正公開性,四川省局繼續深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全力打造陽光質監。作為被省政府確定的清理規范行政權力示范單位,他們扎實開展行政權力清理規范工作,推行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還在全國首創了省級權力編碼地方標準,為全省各個行政部門權力編制賦碼規范制定了依據,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目前,四川省局基本完成行政權力清理任務,審核和認定了全省質監系統194個行政執法主體,梳理更新執法依據127部,行政權力527項。
由于堅持法制先行、依法行政,近年來,全省質監系統僅立案查辦的案件就有3萬多起,涉案金額10.7億元,但沒有出現枉法錯案,行政訴訟勝訴率由90%提高到100%。全省系統的依法行政能力明顯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日益有力,質監系統的社會形象顯著提升。《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