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高度重視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全州已先后制定、修訂國家、行業、地方標準203個,制定、修訂產品標準25個、地方農業標準規范項目和專業標準7個。這些標準和規范中,達到或高于國際先進水平的有46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有122個。
去年以來,結合州委、州政府擬定“在一定時期逐步建成8個百萬畝以上的優勢農林產品基地,建成3個萬畝以上的現代設施農業片區,培育100個州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值達1000億元”的“8311”行動計劃,以及“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施行,紅河州引進和扶持社會資金投資興辦農業企業,引導廣大農民走“公司+合作社+農戶+標準”的路子,先后在蒙自、建水、個舊、彌勒、石屏和金平等縣市建設甜石榴、大棚辣椒、大枇杷、牛奶、白蘿卜、葡萄、臍橙、草果和香蕉等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并結合一系列基礎標準的推行,組織3萬多農民進行了培訓。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10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3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先后在紅河州的9個縣市建成。由此,在9個多月的時間內,伴隨季節的變換,對比著不同形式的種植養殖成效,紅河州先后有80多萬農民主動地參與到標準化種植和養殖的實踐中來,形成一個新興的產業農民群體。
在標準化建設中,紅河州相關部門注重強化監督,周到服務。通過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市場等手段,強化對標準的管理和監督,確保標準執行不打折、不走樣。目前,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和標準化服務的理念和做法逐步深入到工業、農業、物流、旅游及相關服務行業中,各類企業在監管機構備案的產品標準達295個,登記的產品執行標準有2250個。
強有力的監管和推進,使得蒙自石榴、草壩辣椒、瀘西燈盞花、金平草果等農業產業集群日益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經濟社會效益。而云南錫業、云南解化等一些老工業企業,生產標準和產品的質量在國際處于領先地位,甚至還掌控著部分產品定價的話語權。(王美紅)
王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