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寶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立足群眾期待為第一追求、群眾滿意為最高目標,充分發揮質監職能優勢,大力開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解民憂、解民怨、解民困”和“六掃除六確立”活動,市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旺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帶領局黨組成員察民情、聽民生、問民意,各級質監干部職工紛紛走出機關進農戶、走基層、訪企業、查偽劣,給力“基層組織建設年”,通過“面對面便民利民”、“零距離親民愛民”、“接地氣服企惠民”等實實在在的舉措,“直接”吃透群眾所思所求,在第一時間給群眾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溫暖,將消費糾紛和質量知識帶到了基層,極大地提升了質監部門開展“三問三解”活動以來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的有效性、服務企業發展的實效性和服務群眾生活的針對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好評。
舉措一:用真心,服務質量上水平
首先做好“預診”。及時與企業溝通聯系,主動開展“送法下鄉”、“送法到企業”等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質監法律法規、工作流程、服務項目、辦事程序、收費標準和辦理質監業務所需的材料目錄,并公示廉政規定及監督電話,增強工作透明度。其次看好“門診”。分類型、分性質對企業進行重點輔導,舉辦質量、計量、特種設備、標準化等業務培訓40余班次,培訓各類管理、技術人員2300余人,新發、復審證書2300余套,組織技術服務隊深入企業開展技術咨詢服務活動11次,提升了質量管理水平。三是治理“頑診”。以“質監檢測進鄉村、服務農民到田頭”為主題,扎實開展了執法打假、質檢服務、法制宣傳“三下鄉”活動,檢查農資生產企業36戶、銷售企業40余戶,深入村組50余個、農戶100余家,抽檢農肥80余批次,農肥合格率為92%,查處各類涉農質量案件10余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0余萬元。四是果斷“出診”。邀請質量管理、咨詢機構專家深入企業開展名牌申報、能源計量等內容的管理診斷活動,協助企業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10余戶,篩選10余戶企業擬申報陜西省名牌產品,配合省質監局對3個技術機構進行了實驗室認證考評,向省質監局申報地方標準8個,完成企業標準備案50個,太白山森林公園躋身于全省首批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行列,核發計量標準考核證書41項,復查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3項,對4戶企業涉及的121項計量檢定員、2戶企業涉及的3項計量員進行了了培訓考核,并發放了計量檢定員和計量員證書。五是及時“復診”。圍繞海螺水泥、冀東水泥、阜豐生物、陜汽(集團)、寶鈦、寶二電、東嶺集團等重點企業的特種設備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防范、節能降耗等工作,幫助企業聘請技術專家,贈送法律讀本、技術資料,并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量體裁衣,分類采取服務措施。
舉措二:使真勁,惠民便民添措施
一是質量宣貫方面,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借助各種宣傳渠道,利用各種宣傳手段,讓《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精神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同時,組織部門干部職工認真學、反復學,吃透精神,以帶頭宣傳、帶動貫徹。在此基礎上,制定印發了宣傳實施方案,將任務落實到了具體單位、具體人。二是服務便民方面,代碼窗口增設了老花鏡、筆墨、休閑椅、飲水機、雨具、針線包等便民設施,受理食品、工業產品、特種設備、計量等行政許可企業124戶,新辦理代碼證書3000余張、年檢9000余張,免費檢定集貿市場計量器具300臺(件)、退休老人送檢血壓計(表)123臺(塊)、學生眼鏡片200余副,減免費用2.13萬元,籌資50余萬元新建了熱能表檢定設備,接待群眾咨詢13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三是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方面,開展特種設備熱工測試15臺、能效評價100臺,為5戶企業爭取省財政節能改造資金80余萬元,檢驗電梯755臺、起重機械517臺、廠內機動車輛230輛、鍋爐158臺、壓力容器59臺、安裝壓力管道1條。四是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印發了《2012年全市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方案》,制定了《寶雞市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風險監測計劃》,對全市12戶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逐一開展了執法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限期予以責令整改,對一季度涉及乳制品、肉制品、炒貨及堅果制品的26戶食品企業生產的37批次樣品進行了抽樣檢驗,合格34批次,合格率為91.9%,查處食品違法案件30余起。五是“民用四表”檢定方面,組織計量檢定人員對市區種子、化肥等農資經銷點使用的500余臺(件)計量器具進行了強制檢定,對16家醫療機構和5個社區醫院在用的1824臺(件)計量器具進行了強制周期檢定。今年已檢定電表2293臺(件)、水表672臺(件)、燃氣表3616臺(件)、熱能表963臺(件),提高了在用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率。
舉措三:動真格,治庸問責提效能
一是正行風。開門抓行風,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擔任行風監督員,采取省內主流媒體報道以及《質量與安全》簡報、信息快報、“行風熱線”、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政府門戶網站、局長信箱、政務公開欄、征求意見函等多種方式,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重點對群眾滿意度進行測評,對“廉潔質監”落實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二是提效能。大力推行效能提速、效能督辦和效能問責,對群眾辦理事件過程的整個環節,進行過程跟蹤,對于群眾的需求及時給予了幫助答復。三是嚴問責。采取明察暗訪、跟蹤服務等形式,對部門服務窗口、檢驗檢測機構等工作開展“庸、懶、散”專項效能監察整治活動,對個別違反工作紀律或存在服務效率低、服務意識淡的工作人員給予通報批評教育,提高了群眾對質監工作的滿意率。
舉措四:見真效,富民興企促轉型
一是制定方案促轉型。圍繞上官吉慶市長2月27日對質監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及時制定了《組建“寶雞市質量檢測檢驗中心”、“國家鈦材檢測中心”》、《組建“寶雞市煤炭公正檢測檢驗中心”》、《開展“產品誠信體系建設工作”》、《開展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活動的建議》4個配套落實方案,目前已呈報市政府。二是品牌表彰促發展。3月22日,在寶雞市人民政府召開的全市質量工作暨品牌企業表彰會上,對26家(新創6家、復評20家)獲得2010年度陜西省名牌產品的企業頒發了獎牌,并對寶雞秦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6戶2010年度新創的陜西省名牌產品企業各獎勵2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擁有6個中國名牌、5個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61個陜西名牌。三是地標宣傳促民富。以市政府對“寶雞辣椒”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委員會辦公室獎勵50萬元和為受保護的7個縣(區)政府進行授牌表彰活動為契機,對一村一品規;N植戶、農業合作社、優勢特色產業協會不定期舉辦地理標志基礎知識講座,普及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知識。在此基礎上,掀起了新一輪“太白貝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活動的熱潮,以此促進寶雞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郭宏偉)
郭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