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食品安全一直是各級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一個繞不開、離不了的話題,繞不開,是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的職能職責所在,離不了,是民以食為天的基本生活保障。
如何讓老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近期,赤峰市質監局在以往區域監管、分兵把守的基礎上,依據《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規,經過近四個月的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和多次探討,于近日出臺了《赤峰市食品生產企業量化分級監督管理辦法(試行)》, 量化分級考核監督管理就是在一定時期內,質監部門采取量化的方法,對食品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履行法律義務,食品質量安全持續控制能力及誠信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確定不同等級,實施不同監管方法的一種監督方式,同時也是監管人員履職盡責的工作記錄和考核依據。是對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設置的紅線,下的猛藥。
設紅線,使食品安全工作質量得以有效提升。通過確定所在區域的食品生產企業和監管部門各自職責,設置底線,追究相應法律責任,來規范企業和監管部門行為,使雙方不逾越食品安全的“紅線”。并通過一條定量考核和持續監管的鏈條,使食品生產企業的不同生產階段、生產過程,與監管部門不同的監督檢查方式得以有機結合,使其有據可查,記錄在案。
對食品生產企業下猛藥,進行有效監管。對所在區域的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分級管理,對達到相應分數標準的可保持原等級,對超過相應分數標準的可晉級,對達不到分數標準的,依據不同情節,采取對企業法人代表進行約談、對其責任人進行強制培訓、暫扣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以至列入黑名單予以通告、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等措施。每個企業每年賦予100分,通過幾次的監督檢查,把食品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A級為90分以上,B級為80分至89分,C級50分至79分,D級為49分以下,對于A級和B級每年不少于兩次監督檢查,對于C級和D級每年不少于四次監督檢查。
對各旗縣區質監部門監管人員下猛藥,提高監管水平。首先是要求監管人員依據法律法規,在職權范圍內,按照工作職責,不失職瀆職,對本級行政區域的食品生產企業實施有效監管;二是要求監管人員在監督檢查時,要使用攝像設備,記錄全部檢查過程并留存,作為上級部門監督檢查其工作質量的主要依據;三是要填寫《量化分級評價表》各項檢查內容,并及時上傳至市局食品監督信息平臺,作為年底對食品企業和監管人員的考核依據;四是在市局通過巡查、區域互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對旗縣區局監的督檢查工作進行督察和對企業實施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旗縣區局要按照市局反饋的信息,根據有關法規條款予以扣分或加分;五是對日常監督檢查不到位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條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責任人應當引咎辭職。
一條紅線,兩付猛藥,使赤峰市食品生產企業有效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履行法定義務,確保持續控制能力及誠信度得以認真落實,同時也對監管人員履職盡責工作做到量化考核,有據可查。(張躍強 潘利國)
張躍強 潘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