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河北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環首都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區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延伸服務鏈條,提出‘與河北沿海地區發展無縫對接,讓通關更便捷,讓服務更滿意’的理念。”日前,正在環首都經濟圈調研的河北局局長賀水山告訴記者。當前,河北檢驗檢疫人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和外貿發展大局,為河北經濟區建設的錦繡畫卷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風雨過后終見彩虹
五月,燕趙大地一派生機。“讓通關更便捷,讓服務更滿意”,已成為河北檢驗檢疫人服務沿海地區發展的自覺行動。在被譽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太陽能綜合應用科技示范城市”、“低碳城市發展項目試點城市”的保定,記者看到檢驗檢疫人員正在天威英利公司生產線實施嚴格監管。
“這兩年真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天威英利公司進出口業務負責人馬明瑜告訴記者,2011年11月8日,美國對原產于中國的晶體硅光伏電池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今年3月20日,對來自中國的晶體硅光伏電池組件作出了初裁,認定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補貼行為。天威英利新能源等眾多光伏太陽能企業一時間舉手無措。
“幸而有保定檢驗檢疫局的鼎力相助。”馬明瑜說。在關鍵時刻,保定局不斷鼓勵光伏太陽能企業通過品牌的推廣、新產品的研發、企業的垂直一體化整合、海外工廠的設置、光伏企業間的協助互通等方式,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引導企業關注日本、非洲等潛在國外市場,并及時為企業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風雨過后,終見彩虹,對于未來,我們有信心迎來艷陽天!”馬明瑜信心滿滿。
幫扶出口打造聯盟
針對近四年來“壩上蔬菜”出口徘徊不前的局面,張家口檢驗檢疫局深入調查研究,今年3月,該局向張家口市政府呈報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張家口蔬菜出口的報告》,深入分析了制約“壩上蔬菜”出口的八方面原因,提出了十五條促進出口和可持續發展建議。在4月初召開的張家口市農業標準化生產工作會議上,張家口市副市長楊玉成對該局服務地方經濟,尤其是在幫促蔬菜出口方面所做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該局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是河北檢驗檢疫人始終不渝的追求目標。為抓好落實,該局進一步深化《冀晉蒙遼豫陜檢驗檢疫快速通關合作備忘錄》合作內容,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將外省出口貨物吸引到河北口岸;建立健全秦皇島港、唐山港區(曹妃甸、京唐港)、黃驊港口岸間的檢驗檢疫合作機制,打造河北檢驗檢疫戰略聯盟,形成環渤海檢驗檢疫的集群優勢。
便捷服務加油助力
在河北口岸,記者被電子口岸、“出口免驗”、“分類管理”、“綠色通道”、“快速核放”等各類便捷服務措施所吸引。“兩年前,我們最少也得兩天才能辦完相關手續。現在,一天搞定,最快兩小時就可以辦完,真是太快了。”在石家莊機場報檢大廳,企業報檢員的滿意之情溢于言表。
提供技術支撐,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效率、降費用、促發展、保安全,是河北檢驗檢疫人的不懈追求。為此,該局組織有關技術專家,對出口前10位、進口前5位和檢出率前5位的大宗敏感商品開展了質量分析和風險評估,其結果與政府和企業共享,并全面運行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對企業實施分級評價,實現了由監管產品向監管企業的轉變。
與此同時,河北局通關處嚴格落實有關政策,免征小型微型企業簽發一般原產地證書費、工本費,指導企業充分利用原產地、普惠制規定減免關稅。信息化和風險管理等處室建成并開通了檢企信息服務平臺,建立與地方有關部門和相關檢驗檢疫機構的風險預警信息通報制度,充分利用網絡便捷優勢,開通微博、QQ群等網上服務平臺。機電、輕紡、化礦等各業務處室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千家企業質量管理達標幫促活動”、“出口企業對標行動”,為外貿經濟轉型升級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