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陳 婕 張桂華 記者李 艷)今年第一季度,內蒙古興安盟加大對白酒、糕點、植物油、化肥等產品的質量定期監督檢驗和區級監督抽查力度。共監督檢驗了11類28家企業的38種產品,平均合格率為96.97%,同期相比持平,產品質量整體水平呈現平穩趨勢。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達92.12%。同期相比增加0.57個百分點。
此次抽查食品生產企業23家33個批次,合格32個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6.97%。食品質量定期監督檢驗了兩家乳制品生產企業,抽檢產品27個批次,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100%。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研究:監測食品1種,監測樣品30個批次,產品合格率為100%。從檢驗結果看,被檢產品未發現共性質量問題及重大質量安全事件及重大質量安全隱患。
全盟共有6類工業產品涉及33家企業獲得了生產許可證。對獲證企業進行全面普查,根據企業數量、生產規模、生產品種的底數及產品質量狀況,將企業劃分為A類、B類、C類、D類確定企業監管類別。對A類具有較強的質量安全意識企業,以扶持為主,引導其嚴格自律,積極上報自查情況;對B類能夠自覺守法,管理比較完善企業,監督其提高產品質量控制力,督促企業加大自查力度;對C類生產相對規范,但質量管理意識較薄弱企業,列為重點監管范圍,加大巡查和回訪等監管措施的力度和頻次;對D類存在嚴重違反質量法律法規,產品質量無保障企業,責令其停產整頓,在規定期限內未整改的列入黑名單,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依法取締的建議。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