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霍一夫
今年3月,上海市寶山區質監局收到來自河北省豐寧縣炫靚建材有限公司(簡稱炫靚公司)的申訴信,反映上海市寶山區天錦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天錦公司)生產的15萬立方砂加氣砌塊自動生產線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造成炫靚公司無法正常生產。
炫靚公司于2011年6月15日與上海天錦公司簽訂了年產15萬立方砂加氣砌塊自動生產線銷售安裝合同,合同總價款470萬元。雙方約定2011年10月1日設備全部到位。但直到3月下旬,該生產線中的配氣系統、射頻導納料位計仍然沒有到位,顎式破碎機除塵器、庫頂除塵器、球磨機出口除塵器、粉料倉頂除塵器與合同不符,已安裝交付的電磁振動給料機、澆注受料斗、調速定量給料機、翻轉機、翻轉吊具、天車、編組吊具、入釜延引機、沙子受料斗都無法使用,試生產出的產品次品率高,至今無法正常生產。
一起涉案金額高達470萬元的產品質量糾紛,雙方爭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寶山區質監局在第一時間對天錦公司展開了前期核查。
經查,天錦公司是一家注冊資金700萬元,擁有10余名中高級技術人員和數項專利的,從事建材設備的制造與銷售的專業公司,主要業務為新型墻體材料設備的開發與應用,制造加氣混凝土成套設備。炫靚公司這條價值470萬元的15萬立方砂加氣砌塊自動生產線是天錦公司為其設計、制造和安裝的。天錦公司表示,炫靚公司在此前已經向其反映過設備存在問題,公司也派出了技術人員進行協調,并且試生產成功。該公司向執法人員提供了銷售合同、專利文件、執行標準、交貨憑證等書面文件,并提供了試生產的照片和視頻等多媒體資料。天錦公司認為,一條加氣生產線有各種設備51種,數百臺機器安裝磨合避免不了要出些小問題。炫靚公司不熟悉設備安裝流程,就武斷地認為機器設備如何偽劣,沒有事實依據,為了證明自己的產品是有質量保障的,該公司還列舉了其一系列成功的生產線案例。
申訴陷入了各說各話的尷尬地步。那么真實情況到底怎樣?那條引發雙方爭議的生產線,是不是“全是一堆廢鐵”?執法人員要求天錦公司法定代表人一同前往炫靚公司開始現場核查工作。
通過現場核查,炫靚公司是一家占地16公頃,投資近億元,設計年產量達60萬方的砂加氣砌塊生產企業,是當地重點項目。此次發生質量糾紛的15萬立方砂加氣砌塊生產線是該公司上馬的第一條生產線,這條自動生產線共有51種近400臺設備。該項目的上馬是為了淘汰豐寧縣近17家黏土磚企業,保護這個山區縣有限的耕地資源,減少燒結帶來的環境污染,是該縣節能轉型的重點項目,受到承德市、豐寧縣兩級政府的關注,原計劃于2011年底投產。但目前這條生產線遲遲不能正常投產,炫靚公司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執法人員和雙方企業法人代表比照合同約定,對整條生產線的設備逐一進行了檢查。通過現場核查發現,在這條生產線中,天錦公司提供的電磁振動給料機等11套設備及配件與雙方合同約定的產品不符;球磨機、除塵器、減速機模具行走機構等設備存在不能正常運轉的現象。炫靚公司提出由于該生產線模箱設備存在質量問題,導致所產出的產品次品率較高,達不到行業普遍標準。
通過三方現場核查,執法人員對涉案的生產線存在的問題,取得了第一手證據,決定對雙方進行調解。
炫靚公司要求整條生產線全部退貨,賠償經濟損失,同時要追究天錦公司制造、銷售偽劣商品的刑事責任。而天錦公司則堅持認為,其公司雖然存在部分設備未按照合同約定交貨的失誤,也有部分設備是由于安裝人員的失誤和設備調整磨合的原因,堅持設備本身并無重大質量問題,而且這條生產線目前試生產過程中也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至于次品率較高則是由于炫靚公司產品的配方問題,并非設備問題。
調解在艱難中進行。執法人員提示炫靚公司,如果整條生產線全部退貨,設備拆除、裝運需要時間,重新設計生產線,購買、安裝設備也需要時間,同時現有的廠房、配套設施等基建項目也不完全適合新生產線,一旦全部退貨,整個工期又將不可避免的延長。現在的這條生產線并不是完全不能生產,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產品的次品率較高。目前企業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產品次品率高的原因,盡快恢復正常生產,將損失降到最小。
執法人員同時指出,合同約定的條款具有法律效力,單方面未按合同約定發貨,天錦公司本身具有不可推卸的違約責任。作為生產線的設計、生產和安裝方有義務保證生產線正常生產。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該生產線是天錦公司在北方地區設計、安裝的第一條生產線,炫靚公司的基建設施和設計規模在目前北方地區來說都是最好的,從公司的角度來說,也希望能把這個項目做好。但由于前期工作的疏忽和后期溝通上的失誤,造成了炫靚公司目前無法正常生產,公司本身存在一定的責任。但如果整條生產線全部退貨,并賠償全部經濟損失,對天錦公司來說也是無法承受的。天錦公司愿意按照合同約定重新發貨,對不能正常使用的設備進行更換,并適當進行經濟補償。
通過雙方溝通,執法人員提出了一個“換貨+退貨+補償”的一攬子調解框架。由于調解涉及的設備眾多,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雙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這個調解框架內對具體的調解內容進行了細化,并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即模具行走機構等12套設備天錦公司予以更換和加裝;電磁振動給料機等11套設備予以退貨;賠償炫靚公司經濟損失30萬元并免除炫靚公司未付余款20萬元。至此,這起貨值金額470萬元的糾紛案件圓滿調解成功。
記著手記
一起質量糾紛在異地成功調解,留給人們諸多值得總結和思考的問題。
一般的單一產品質量糾紛案件,雙方爭議的焦點存在于產品本身質量,調解的依據就是產品本身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對于單一產品的質量判定可以通過第三方檢驗的方式獲得。而此案中涉案的標的物是一條價值470萬元生產線,共有51種近400臺不同設備。申訴人堅持認為是整條生產線存在質量問題,造成次品率高。而被申訴人則堅稱,自己的生產線和設備都沒有質量問題,次品率高的原因是申訴人產品配方存在問題。目前國內沒有一個第三方檢驗機構能夠判定整條生產線質量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對近400臺設備逐一進行檢驗更是不切實際。由于缺乏權威的檢測結果,難以對本案存在的問題作出一個準確的定性。因此,如果只糾結于生產線質量問題,此案將走入調解的死胡同。
由于是在非管轄權地域從事調解工作,異地調解,公信力難以建立。同時,調解對象雙方也會對執法人員的公正性表示懷疑。申訴人會認為執法人員與被申訴人來自同一地區,在調解過程中難免會有地方保護主義的思想,會偏袒被申訴人一方;而被申訴人則認為,執法人員在申訴人所在地進行調解,必定會或多或少的受到申訴人的壓力和影響。因此,在本案調解之初,執法人員就明顯感受到來自調解對象雙方的不信任感,如何在異地調解中把握立場,排除干擾,建立執法人員公信力,對執法人員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本案的申訴人炫靚公司,計劃在2011年底投產,但至今該條生產線仍無法正常生產,被申訴人天錦公司,雖然在此期間也派出了多批技術人員對整條生產線進行調試、維修,但問題一直久拖無解。因此炫靚公司對被申訴人也失去了最后的信任,給本案的調解帶來不小難度。
此外,炫靚公司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不斷向各級政府部門投訴,引起了較廣泛的關注,這也給調解工作帶來更大的復雜性、敏感性和風險性。因此,在此案的調解過程中,執法人員始終保持高度風險意識,按照寶山區質監局制定的《風險管理工作手冊》要求,開展縝密的核查工作,提出合理的調解框架,力爭使此案的調解工作經得起各個方面的考驗。
依法、公正、公平也是此次調解工作的原則之一,在堅持原則的同時進行靈活的調解。本案中,雙方就次品率較高的原因究竟是配方問題還是設備問題爭執不休,互不退讓,調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執法人員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思路,建議雙方暫且將矛盾擱置,約定在規定的時間內,邀請業內專家對此問題進行會診,根據專家會診結果,確定責任歸屬,再根據責任義務進行處理。從而,保證了雙方調解協議的順利簽署。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