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自琳
近年來,從三鹿奶粉到染色饅頭,從地溝油到毒膠囊,一系列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頻發,不僅損害了政府部門公信力,更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危害。在人人追求質量、人人崇尚質量的今天,了解質量管理知識、加強企業產品質量管理對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消費安全很有必要。
一、質量管理的定義
質量管理是指為了實現質量目標,而進行的所有管理性質的活動,在質量方面的指揮和控制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加強質量管理,有利于使產品達到顧客期望的目標,確保產品開發、制造和服務的過程是合理和正確的。
二、質量管理的重要意義
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有句名言:“生活處于質量堤壩后面”。質量正像黃河大堤一樣,可以給人們帶來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質量的大堤出現問題,他同樣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甚至災難。所以,企業有責任把好質量關,共同維護質量大堤的安全。
從宏觀上來說,當今世界的經濟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質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質量也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保證,是開拓市場的生命線,正可謂:“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質量穩定的高質量產品會比質量不穩定的低質量產品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較好的質量也會給生產廠商帶來較高的利潤回報,高質量產品的定價可以比質量較低產品的定價高一些,另外,高質量也可以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好就意味著公司利潤增加。
三、加強企業質量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質量管理,要從偏重于技術創新轉向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并舉。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企業持續追求技術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包括技術在內的生產力各種要素進行優化組合,形成一個有效運行的生產系統,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先進的管理也是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因此,企業追求創新必須將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及其文化緊密結合下來。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管理創新,首先都要講學習,善研究,堅持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和管理知識,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企業質量工作者要從過去習慣于各車間到處跑的“體力型”工作方法,轉變到學習運用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智力型”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實現管理創新,求得持續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加強質量管理,要推行全面質量管理――TQM:研發、采購、制造、客服四大供應鏈部門之間相互作用,形成TQM組織框架。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單元之間的互動,形成了TQM的日常活動;單元內部形成二級、三級的活動,這是開展質量工作的基石。
TQM組織框架以實現組織的戰略和方針為目標,建立一、二級組織架構,建立質量體系制度,確定質量目標和進行KPI考核。關于二級組織架構分為三個:
QA:體系維護、審計、問題跟進、追蹤,年、月、周、日報表;
QC:執行標準、檢查、測試、記錄。
QE:問題分析、對策、標準維護。
QA、QC、QE可以是三組人員,也可以是兼職,由一組人員擔任,簡稱QA,人人都是QA。
此外,6sigma也是很好的方法和工具,對持續改善提出了一套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其在世界的推廣是質量管理的重要里程碑。另外,還有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也是前人重要的管理實踐的結晶。
研發階段可以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如:QFD、DFMEA、TRII、BRAINSTORM并行工程,DOE、田口法等等。實用的常用方法是:QFD、DFMEA、TRII、BRAINSTORM并行工程。
質量管理的效果,衡量其工作的成效,保證質量工作有效性,穩定性,必須要定期評估。
原則:數據為主,全面客觀。
公式:效果=流程質量×執行力;
流程質量=公司戰略×組織結構;執行力=人員素質×規章制度
評估的方法:管理評審,季度、月度、周、日報;
工具:QC七大手法、點檢表、魚骨圖、直方圖、分層的點圖、柏拉圖、散點圖、控制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在激勵的競爭中取得生存與發展,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企業的內部資源。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質量管理沒有止境,只有不斷探索、改善、滿足顧客期望,提升品牌忠誠度,才能最終為顧客提供質美價廉的產品,為企業創造價值。
(作者單位:湖北省蘄春縣質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