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北省谷城縣質監局以完善網格化監管體制為核心,以“細化目標、量化考核”為手段,創新開展分類監管、動態監管,“一主多協,區域監管”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一是將監管工作目標細化、任務量化。該局將年度巡查監管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明確完成時限、責任單位、責任人,層層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并健全完善了《百分制考核細則》,工作計劃按周上報、月小結、季度考核,半年進行總結評析,年終進行獎優罰劣,并將全年考核結果作為巡查監管人員評先表模的重要依據。
二是完善網格化監管責任機制。該局科學調整了監管科室,完善了直屬分局、監管科室、巡查監管員三級監管負責制,實現了監管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按照定區域、定人員、定目標、定責任的“四定”要求,實行網格化監管,確保源頭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三是開展分類動態監管。根據區域產業重點,進一步明確巡查范圍,細化量化巡查內容,制定了規范的巡查監管工作程序,以此確保巡查監管工作的“質”和“量”。同時,該局將企業分成A、B、C、D四類,并將企業信息入業務管理系統,并按照巡查頻次和分類級別及時更新,確保掌握生產領域質量安全第一手資料,將對各類企業的動態管理落到實處,真正實現了監管工作“管得全、管得到、管得住”。
通過創新監管舉措,該局區域監管工作成效顯著,各項工作指標較去年同期增幅在15%以上,提前、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業務工作計劃。截至目前,該局累計巡查監管企業266家,下達質監提醒函72份,建立巡查檢查記錄152份,督促60余家工業企業建立質量檔案;產品質量抽檢177家,抽取樣品211批次;錄入(更新)120余家企業業務系統信息,下達87家企業670臺件的檢定計劃書,20余家企事業單位代碼信息數據的采集及錄入;完成12家認證企業的認證監督檢查,完成2家省以上監督抽查后處理工作,完成2家商品條形碼繼展工作。
此外,為將巡查監管工作成果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資源,該局積極創新作為,將轄區內生產領域綜合監管情況、產品質量監檢報告數據以及重點產業、重點行業質量形勢等內容,進行了綜合統計分析和區域質量風險評估,并以此為基礎,撰寫了并及時報送了全縣產品質量分析報告,為縣政府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進行宏觀質量管理和質量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虞海東 任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