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檢驗檢疫局局長 庫來西
質檢部門處在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風口浪尖,尤其是像檢驗檢疫這樣人力資源嚴重匱乏的部門,在繁重的工作任務和較大的管理風險面前,探索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顯得尤為迫切。作為一個重要的管理手段,風險管理不僅是一種緊迫的應對措施,更是一種應當長期堅持的科學管理方法。要把風險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自覺地運用到監管工作之中,全面加強產品風險、工作風險和隊伍建設風險管理,下大力氣建立起以風險管理為中心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新疆檢驗檢疫局局長 庫來西
風險汛期 心中有數
新疆口岸點多線長面廣,周邊國家形勢復雜,口岸反恐、疫病疫情防控、進出口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重大。隨著中央推動新疆發展的特殊支持政策,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給我們如何抓住機遇帶來了挑戰,同時對新疆檢驗檢疫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該局的風險管理工作任務顯得尤為緊迫必要。
從目前面臨的形勢看:一是今年黨的“十八大”將要召開,誘發群體性事件因素增加,社會安全面臨新的挑戰。二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進入快速發展關鍵時期,隨時面臨各種重大應急事件;三是食品及產品的質量與安全事件進入多發頻發期,呈現復雜性和多樣性;四是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難度增大,傳染病、動植物疫病疫情傳播情況復雜,疫病疫情時有發生,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造成損失重。五是新疆在國家戰略中的通道作用日益明顯,進口礦產品增加,廢物原料、礦石進口輻射超標問題較為突出。從我們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看,目前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一是風險意識有待加強。有的單位對應急值守、風險制度建設、人員配備不夠重視,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工作中有松懈情緒。二是風險監測平臺建設亟須有效整合、整體推進。主要是信息搜集和報告工作需要改進,風險監測平臺建設自成體系,尚未實現全方位、高效率的互聯互通;三是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工作作風、業務監管等風險逐步加大;此外,檢驗檢疫人力資源不足的矛盾長期難以解決,檢驗檢疫監管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在出口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行質量安全檢查
攔河筑壩 水到渠成
風險管理是一張社會化的大網,檢驗檢疫部門只是網之一面。風險防范首先要站在全社會的角度,需要方方面面合力“布設渠道網絡”。這就需要完善“三個體系”建設。
一是完善大質量工作體系建設。加大推進以政府為主導、相關部門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機制,形成抓質量的合力,重點加強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監管。充分發揮檢驗檢疫技術優勢,積極幫助企業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督促企業嚴把質量安全關鍵控制點,確保產品質量。二是完善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推行以誠信管理為基礎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模式,推進進出口企業誠信管理系統應用,實施優良企業和違規企業名單制度,形成企業自律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的長效質量工作機制。同時要建好基于企業誠信與質量安全風險相結合的企業分類管理制度,對實施分類管理的企業進行階段性評估,并進行調整。通過動態、科學的分類管理制度,提高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部門合作體系建設。加強與海關、邊檢、運輸及口岸委的密切協作,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監督,形成一個完整的監督鏈條。加強與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協調配合,健全動植物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不斷完善符合新疆特點的進出境動物及動物產品檢驗檢疫管理模式,加強旅客攜帶物、郵寄物檢疫和隔離檢疫等工作,不斷提高疫病疫情發現率和有毒有害物質檢出率。
在出口番茄制品企業進行現場監督
開閘放水 平穩度汛
風險管理手段須招招過硬,才能在“洪峰”到來時化險為夷、“平穩度汛”。這要認真抓好“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風險管理基礎工作。加強質量安全風險發生、傳播、控制規律的研究,認真梳理質量安全風險源,抓好風險監測、研判、預警、處置“四個環節”。建立和完善高風險產品、進出口法檢目錄外商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口岸傳染病防控體系、外來有害生物防御體系,加快口岸核心能力建設。要加大質量風險和疫病疫情的預警通報發布力度,做好風險防范準備。二是強化檢驗檢疫全面監管。樹立全面監管理念,進一步擴大檢驗檢疫監管覆蓋面。加大全申報工作力度,督促經營主體如實申報全部進出口商品信息,全面掌握邊境貿易貨物種類和質量安全狀況,遏制逃漏檢行為的發生。進一步加大非法檢商品的監督抽檢力度,加強對進出口食品、機動車、危險化學品、消費品、進口廢物原料的監管。積極做好納入法定檢驗的化學品的檢驗工作,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檢驗監管模式。三是強化檢驗監管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分類管理制度落實,實現監管方式由產品向企業監管的轉變。嚴格管理考核指標,定期或不定期對分類管理企業進行抽查監督,對實施分類管理的企業進行階段性評估,完善動態監管調整機制。對出口食品、農產品、危險品等重點敏感出口商品,要從源頭上加強監管,完善全過程的監管措施。對市場采購的邊貿出口產品建立完善溯源制度,統一執法尺度,加大查驗力度,完善口岸與檢驗地檢驗檢疫機構協調機制。四是強化疫病防控和口岸衛生檢疫。分期、分類完成口岸衛生檢疫和核心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疫病疫情監管體系。繼續做好口岸媒介生物監測工作,嚴防疫病疫情傳入傳出。積極開展衛生處理效果評價,提高衛生處理工作的有效性。
抽查邊境貿易出口商品的質量安全狀況
排查蟻穴 高筑長堤
執法者要自身硬,就是一要保證自己不出問題,二要能及時準確地發現產品本身存在的風險及管理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這時候既需要自己照鏡子,也要請別人當鏡子。
一是堅決排查隊伍建設風險。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活動中,我們不能像拿手電筒一樣,只照別人不照自己,要知道堡壘往往容易從內部攻破。從這個角度來看,依法履職者要堅決防止瀆職、腐敗等問題,堅決杜絕“后院起火”。隨著檢驗檢疫事業的發展,突發性事件的發生,檢驗監管職能的調整變化。要將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作為加強隊伍建設的一項具體措施,強化隊伍建設風險排查工作;要緊密結合檢驗檢疫工作實際抓好政風行風建設,積極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要深化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干部職工常修職業道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時刻繃緊弦,常常查不足。二是利用好社會監督的力量查找問題。社會監督對質量安全問題具有“警報器”和“安全閥”作用。從世界范圍內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來看,很多問題往往不是由政府監管機構發現的,而是由一些相關科研機構首先發現的。國家質檢總局領導也指出:“面對點多、面寬、線長的監管領域,我們即使是步步為營、層層設防,產品質量也難免出現‘跑冒滴漏’,強調‘發揮社會治理的作用’�!北O督是社會治理和確保抓質量成效的重要手段。質檢部門要敢于把自身的工作置于社會的聚光燈下,要有一切可為我所用的胸懷和氣魄,借用好社會監督在促進質量安全方面的反向推力。三是讓質量安全利益相關者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隱患排查�?梢晕行袠I協會、具有一定科研實力的院校及研究機構或消費者協會進行質量安全狀況抽樣調查,或者委托具有相當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檢測。及時通過媒體向公眾發布質量安全信息,讓民眾了解質量安全狀況。同時建立獎勵制度,發動社會團體、人民群眾對各種質量違法行為進行檢舉揭發,把質量安全問題出現率及致害風險降到最低。要通過聘請質量安全義務監督員等有效辦法來實現有效監管,將質量違法信息與其他部門共享,同時探索建立企業質量不良信譽記錄,并在社會上公布,加大違法企業的犯罪成本,使企業面臨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強大社會壓力。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