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促進科學監管和依法行政,湖北省蘄春縣質監局抓住五個重要環節,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全程監督。
一是實行辦案“四分離”。 該局嚴格執法行政執法“查、審、決、執”的“四分離”制度。做到把事實查準、查實、調查清楚;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案件管轄權,事實、證據等方面仔細審核;案件審理分兩步走,首先由法制股對案件進行初審,重點是對案件的管轄權、違法事實、定性是否準確、程序是否合法、證據是否確鑿等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符合條件的提交案審委員會進行集體審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由案審辦下達處罰告知和處罰決定。
二是規范自由裁量權。按照《湖北省關于行政處理自由裁量權實施細則》的要求,切實把握好自由裁量權的三個檔次,針對不同的違法情節予以相應的處罰。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規范,使之自覺行使自由裁量權,行政處罰做到合法、合理、公正,在體現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的同時,也切實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
三是強化后處理工作。該局將涉案物品的后處理工作作為提高行政效能,化解行政執法風險的關鍵環節,在后處理工作中,健全完善規章制度,保證執法后處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常規化,同時加強內部監督管理,將行政執法后處理工作納入治庸問責,重點事項專班督辦、掛牌督辦,限時督辦,跟蹤督辦,提高執行效率。
四是規范制作文書。正確、科學、規范的使用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執法文書,對于促進行政執法程序化、規范化,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國家質檢總局下達新的行政執法文件格式后。該局對新格式文書的制作與使用進行專門培訓,要求執法人員熟練掌握文書種類、制作要求,尤其是證據的收集、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等方面作為學習培訓的重點,而且在行政處罰中,要保證文書齊備、使用正確、表述準確精煉精練。
五是建立長效學習機制。為了有效解決行政執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該局把學習國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作為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必修課”。黨員干部每周例會學習,執法人員每月集中學習,同時,完善了《行政處罰案件審理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21項制度,使全局行政執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化水不斷提高。(田新明 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