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為督促企業持續保持生產必備條件,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杜絕獲證企業“重取證、輕管理”的現象,山東陽谷縣質監局從市場準入、動態監管、主體責任入手,加強獲證企業的證后監管工作,切實提高后續監管工作的技術水平和有效性,從而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一是緊扼市場準入環節。生產許可證年審是加強對獲證企業證后監管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要求獲證企業根據年審要求開展自查,查生產條件、檢驗設備、產品質量等是否符合獲證產品實施細則有關要求,并且根據企業自查結果深入生產一線進行實地核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當即發出書面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確保獲證企業持續保持發證時的生產條件。
二是緊繃動態監管之弦。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狀況,合理制定監管計劃,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回訪、抽查等措施,重點對獲證企業的生產條件、生產過程控制和檢驗條件進行檢查,并督促建立健全相關質量管理制度及記錄,促進獲證企業持續、穩定生產合格產品。對發現生產的認證產品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則依法予以處罰;對于無證生產的企業,督促其積極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達不到取證條件的,則依法予以取締。
三是緊扣主體責任主題。從更好地強化生產加工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入手,以幫扶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為目標,想企業所想,需企業所需,舉辦質量知識培訓班,與獲證生產企業逐一簽訂《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要求企業對社會作出公開承諾,承擔起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對生產經營中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企業,主動約請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將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強化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孟繁忠 謝學民)
孟繁忠 謝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