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8月8日公布的2012年二季度飲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實物質量合格率為87.1%。
本次共抽查了70家企業的93批飲料產品,42家企業未抽到樣品。依據GB 8537-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GB/T 10792-2008《碳酸飲料(汽水)》、GB 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GB/T 21731-2008《橙汁及橙汁飲料》、GB/T 21732-2008《含乳飲料》、GB/T 21733-2008《茶飲料》、GB 2759.2-2003《碳酸飲料衛生標準》、GB 7101-2003《固體飲料衛生標準》、GB 11673-2003《含乳飲料衛生標準》、GB 16321-2003《乳酸菌飲料衛生標準》、GB 16322-2003《植物蛋白飲料衛生標準》、GB 17324-2003《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GB 19298-2003《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 19296-2003《茶飲料衛生標準》、GB 19297-2003《果、蔬汁飲料衛生標準》、GB 19642-2005《可可粉固體飲料衛生標準》、GB 10789-2007《飲料通則》、GB/T 12143-2008《飲料通用分析方法》、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7718-2004《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經備案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及產品明示質量要求對感官、臭和味、肉眼可見物、色度、混濁度、pH值、電導率、高錳酸鉀消耗量、氯化物、鉛、總砷、銅、亞硝酸鹽、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游離氯、氰化物、揮發性酚(以苯酚計)、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耗氧量、鎘、余氯、鋰、鍶、碘化物、游離二氧化碳、偏硅酸、鋅、硒、銻、鋇、鉻、汞、錳、鎳、銀、溴酸鹽、硼酸鹽、硝酸鹽、氟化物、耗氧量、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礦物油、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產氣莢膜梭菌、溶解性總固體、鉀、鈉、鈣、鎂、二氧化碳氣容量、咖啡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合成著色劑、茶多酚、商業無菌、二氧化硫殘留量、展青霉素、原果汁含量、蛋白質、三聚氰胺、脲酶試驗等73項質量指標進行了抽樣檢驗。
經檢驗,共有35批產品不合格,其中12批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表示,已按有關規定開展后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