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固本促提升
山東平邑縣大力實施企業質量培訓工程紀實
日前,山東平邑縣質監局聯合山東質量認證中心組織進行的為期3天的食品企業生產許可證內審員培訓班結業,全縣86名食品企業法人參加了此次培訓學習。這是該局為強化食品生產者的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促進食品生產企業全面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一系列有效舉措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近年來,山東平邑縣質監局把實施企業質量培訓工作作為全面提升質量水平的基礎性工程,按照“立足實際、面向企業、打牢基礎、按需規劃、全面培訓、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當下企業所需為主線,全方位地開展企業質量培訓工作,在實現了企業員工素質提升的同時,也帶動和提高了企業產品的質量水平,收到了較好成效。
山東平邑縣位于沂蒙山腹地,聞名全國的“中國罐頭第一鎮”位于該局轄區,全面僅罐頭生產企業就100多家,每家食品生產企業到少要需要2名以上的食品化驗員。一直以來,企業化驗員的培訓都是企業自行聯系到有關科研院校或上一級質監機關去培訓。這樣即增加了企業的培訓成本,也成為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瓶頸”,大部分企業對此即又意見也感到很無奈。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該局自2009年以來,把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食品化驗員的培訓工作,作為服務企業全面提升質量水平的基礎性工作。在廣泛征求企業和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局黨委決定對全面食品生產企業的化驗實行免費培訓。年初需要進行化驗員進行培訓的企業,先向質監局提出申請,由技術機構進行統計后,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分批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收取任何費用。一些需要取得工業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可隨時派化驗到技術機構進行免費培訓。截止目前,已為生產加工企業免費培訓化驗人員97名。
作為一個食品生產大縣,食品添加劑的管理使用始終是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和使用,該局組織全縣的食品生產企業舉辦了《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培訓班。培訓期間,有關專家主要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使用原則、食品分類、食品添加劑備案、標識標注及標簽評價的有關內容、食品生產許可證及區域監管的有關知識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細致的講解。主要是對新的標準規定的添加劑共有22類1812種,且新舊標準相比變化較大,因此專家對一些食品添加劑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專題解答。通過培訓,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時了解、掌握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范圍、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以及添加劑的標注、食品標識、食品營養標簽規范等有關規定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通過培訓,提高了食品生產企業掌握食品添加劑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的能力。
該局針對部分企業對計量和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認識不足,管理出效益、出安全的意識不強的實際。加大了對企業計量管理人員、計量檢定人員和特種設備管理、操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培訓通過專家授課、理論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等形式,在指導企業有關人員系統地學習質監的法律、法規、規章、計量標準考核規范、特種設備管理規定等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現場對企業在用計量器具和特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維護等知識進行手把手的傳授,切實提高了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到目前為止,共舉辦各種培訓班13期,進行了700人次的培訓。
《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對學習新法的認識不足,認為只要企業能有經濟效益就行,至于學法不學法有空就學,學空就可以不學。針對這種錯誤思想的普遍存在,該局高度重視,派出工作人員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學習《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宣傳,制定了《平邑縣質監局‘食品安全法’宣傳貫徹計劃》,印制了《食品安全法知識選編》下發到全縣所有的生產加工企業。在此基礎上,先后4次全縣生產加工企業負責人《食品安全法》的專題培訓。培訓期間,組織專家對《食品安全法》的出臺背景、與舊的食品安全的法規的區別、學習掌握的重點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在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論的同時,為使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緊密結合,該局組織全縣120多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山東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召開了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現場會,對該公司在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向全縣進行了推廣,轉變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負責思想觀念,提高了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積極性和主動性。
該局由于立足于企業,從企業的短板出發,視企業的需要加強和調整企業的培訓教育,在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發展過程所遇到實際困難的同進,也使轄區內的質量整體水平上一個臺階。截止目前,臨沂康發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臨沂奇偉罐頭食品有限公司躋身中國罐頭生產十強。2012年上半年,質量違法案件較去年相比下降了52.5%。(甘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