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檢驗檢疫局吳中辦事處查獲一起調換檢驗檢疫抽取樣品的違法案件。
涉案產品為一批棉制女式針織T恤衫,貿易方式一般貿易,數量2200件,貨物總值7480美元。檢驗人員按慣例對企業面料進行抽樣檢測,據蘇州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絲綢(紡織)實驗室檢測結果得知,該批面料成分含量為61.0%的棉和39.0%的滌綸。
企業成品出貨前,細心的檢驗人員在例行現場查驗環節中發現貨物洗嘜上均標明成分為“100%棉”,企業相關負責人解釋為按照訂單要求更改,另行使用面料加工生產。針對上述疑問檢驗人員再次對成衣抽樣送檢核實,在檢驗部門和實驗室的配合下,查證送樣環節中出現了調包現象。
8月10日上午,吳中辦事處工作人員再次來到該企業,對上述情況進行詳細地調查取證。從對貨物成品現場檢查的情況來看,實驗室收到的樣品與檢驗人員實地抽取的樣品為兩種不同的面料,僅以色澤、紋理等外觀特性就能辨別出差異。在深入調查過程中,檢驗檢驗工作人員向企業負責人宣貫了相關法律法規,并告知上述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檢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已構成違法事實。
下一步,吳中辦事處將繼續跟蹤調查,依照有關法律進行處理。
前一階段,蘇州檢驗檢疫局輕紡條線按照江蘇檢驗檢疫局要求,深入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和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教育治理專項行動。吳中辦事處將其一直貫穿到日常檢驗監管當中,要求企業誠信經營,如實申報,嚴把質量安全關。
這起案件也為檢驗監管工作敲響了警鐘,面對外貿嚴峻形勢,吳中辦事處作為進出口產品的主管部門在保增長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質量安全這根底線。至此,辦事處內部已經制定了相關風險防控措施,以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通訊員:徐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