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升級 標準先行
——河北東光縣質監局從制定地方標準入手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近年來,隨著全縣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步伐加快,河北東光縣質監局通過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引導企業參與標準制修訂,促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標準的融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
深入調研,找準產業發展定位
東光縣紙箱機械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催發下,發展步伐不斷加大,生產企業近400家,從業人員近2萬人,具備了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產品涉及瓦楞紙板生產線、印刷設備、紙箱成型設備、紙箱機械配件及耗材四大系列,10大類、80多個品種、上千種規格,成為全縣以化工、棉花、紙箱機械、塑料包裝為支柱的四大特色產業之一。在全國同行業中創造了多個之最:群體規模最大、產品規格最全、市場覆蓋面最廣、產品性價最優。2005年,東光紙箱機械產業被河北省評為“河北十強特色產業”; 東光縣于2007年被中國特色經濟研究會等部門評為“中國紙箱機械之鄉”;2009年被中國包裝聯合會授予 “中國紙箱機械產業基地(東光)”稱號;2010年被中國包裝聯合會授予 “中國包裝名縣”稱號。
但東光縣質監局通過幾年來的調研發現,紙箱機械產業在發展中還隱藏一些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其中企業最為關心和需要解決的是產品標準問題。原來該產業10大類產品中僅有極一兩種產品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大部分產品執行企業標準,致使監督執法和產品檢驗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依據,市場得不到有效地監管,市場無序競爭問題時有發生。少數企業采用降低成本、去除安全裝置、降低質量標準等手段搶占市場份額,導致產品耗能增加,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和制約了該產業提檔升級和又好又快發展。產業發展,標準先行,技術標準是開發產品、服務和相關體系的技術語言,不僅能有效解決產品質量與市場需求失衡的現狀,而且將引導紙箱機械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全縣經濟領域增長點。
標準引領,加快產業發展步伐
“一流企業出標準、二流企業出技術、三流企業出產品”,提高質量、打造品牌,標準必須先行。為加快東光縣紙箱機械產業的優化升級,形成更強的區域優勢,東光縣質監局積極發揮技術標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導向、社會參與、企業為主體”的原則,調動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推進技術標準戰略。
一方面,進一步增強縣政府、社會團體和企業的標準化意識,營造政府高度重視、企業積極參與的氛圍。另一方面,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標準化體系,鼓勵和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參與制定地方標準。在技術戰略的推動下,使一些企業增強了產業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動了企業的技術專利與技術標準的融合,提升了企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標準,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隨著產業集群的迅速壯大,對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執行的企業標準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必須提升標準水平。為此,東光縣質監局多次與行業協會和行業主管部門座談、溝通,認為必須從規范企業標準化生產入手,統一質量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在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引領產品技術前沿中的主導作用,才能有效促進質量提升和產業升級。經過充分調研,該局根據該行業發展需要,提出了制訂紙箱包裝機械省級地方標準的設想,得到了企業的積極響應。2011年5月份,該局申報的釘箱機、多功能印刷機兩項主導產品的河北省地方標準項目獲得省質監局的立項批準。2012年5月份,該局申報的第三項紙箱包裝機械產品—粘箱機河北省地方標準項目獲得省質監局的立項批準,這項產品省級地方標準發布后,該行業河北省地方標準的覆蓋面將達到92%。在標準的編寫過程中,東光縣質監局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與東光縣宏瑞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東光縣勝利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共同起草了《釘箱機》和《多功能印刷機》省級地方標準草案,并于當年12月份獲得省質監局批準發布。2012年,該局又與東光縣聚禾紙箱機械公司和東光縣義力紙箱機械公司聯合起草了《粘箱機》河北省地方標準草案,目前,該草案正在征求省內外專家意見。
《釘箱機》、《多功能印刷機》兩項主導產品河北省地方標準的實施,改變了該行業產品標準滯后的局面,為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有效地促進了行業自律,為行業創造了一個持續健康的發展環境。2012年4月份,東光縣鑫田紙箱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鑫田牌XT-D-2600型高速水性印刷開槽模切機獲得河北省優質產品稱號。今年上半年,在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全縣紙箱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4.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95億元,稅金1178.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7.31%、6.82%、6.95%。
(吳東新 孫潔)
吳東新 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