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區質監局承擔著《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計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任務,作為行政執法部門,該局始終將依法履職作為工作的生命線,獲得市政府表彰的首批依法行政十佳單位、區政府表彰的依法行政先進集體。
一是認真學習宣傳法律法規。該局以五五普法和兩月學一法活動為重點,積極加強了質量技術監督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今年來,共組織黨組成員、行政執法人員、公務員和全體人員四個層次的學習1200多人次,在城區主要道路懸掛橫幅40多條,散發宣傳材料2000余份,在《淮安區報》開設了“質監天地”欄目,營造了濃厚的法制氛圍。通過舉辦培訓班、以會代訓、邀請專家講課、送法下鄉、送課進企等多種形式,先后為企業舉辦質量、計量、標準化、安全等法律培訓、講座近40期,印發學習資料3000多冊(份),增強了企業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的法制意識。
二是準確實施運用法律法規。該局嚴格遵守履行《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工業產品和食品生產許可方面,該局為企業從生產工藝、產品標準、質量管理、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等方面實行全方位服務,建立完善的電子檔案。全區有21家企業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151家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為企業依法及時“入市”,搶抓商機作出了貢獻。今年,該局根據市政府辦要求,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發放準入意見書,將其納入到法制管理軌道。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許可方面,該局對新上特種設備的企業,做到事前介入,從設備的購置、安裝、檢驗、注冊、使用提供全面服務,幫助企業完善手續,辦理注冊登記,共計注冊登記特種設備1680臺(件)。行政執法方面,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多年來無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敗訴案件。
三是切實規范提升執法行為。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了質量預警和處置工作制度、重點產品巡查工作制度、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分類分級分等監管制度、重點企業定期回訪和跟蹤制度等七項制度,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監管模式。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積極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會矛盾的行政執法機制”的新思路,設立質監法庭,引入審理助辯機制,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全面深化全過程說理執法,重大案件由案件審理委員會審理,實現質監執法的程序化、規范化,確保了依法行政,公正執法。2010年起,所有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事項全部實現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累計運行行政權力2600多項,受到了市、區政務公開辦的通報表揚。(李宏先 張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