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皋檢驗檢疫局檢驗鑒定人員在對1艘報檢數為4019.878噸印度尼西亞棕櫚硬脂的船舶“THERESA AQUARIUS”輪進行重量檢驗時,得到實際卸貨重量為3925.474噸,短少94.404噸,短重貨值10.1萬美元,短重率高達23.5‰,為近年來如皋口岸發現的短重率最大的一批進口棕櫚硬脂。
如皋局檢驗鑒定人員發現貨物嚴重短重的情況后,立即會同船方共同對檢驗鑒定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核查,并抽調有經驗的同志進行數據復核。經核查,發現如下問題:
1、原發短重。在7月23日進行船艙容量計重時,根據發貨方提供的密度計算,比提單數量4019.878噸短少35.510噸,與裝貨港容量計重單數值基本相符,說明該船在裝貨港存在較嚴重的短裝問題。
2、船舶艙容虛高。該船貨物船艙和岸罐計量存有的誤差15.4‰,遠高于同期其他油輪裝運進口印尼棕櫚硬脂船艙和岸罐容量計重的誤差。由此,可認為此次船方提供的艙容表存在問題。
我國作為一個植物油脂進口及消費大國,如皋口岸今年以來已進口棕櫚油30批次,其中短重超過3‰的有14批次,為切實加強對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的檢驗鑒定工作,有效維護國內收貨人的利益和國家經濟安全,如皋檢驗檢疫局一方面加強流程監管,規范嚴格把關,另一方面提請相關貿易方,在簽訂合同、信用證時需注意此現象,提前做好準備及應對措施,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梅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