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英德市質監局充分發揮打假牽頭部門作用,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較大的突出問題,重拳出擊,有效維護了公平有序、文明誠信的市場經營環境。全市打假專項行動立案727宗,涉案貨值1228.1823 萬元,搗毀制假售假窩點25個,查處大要案45宗,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2宗。
在“三打”取得階段性成果后,英德市質監局著眼長遠,“三個推動”順利實現工作重心轉移,對“兩建”工作進行了早研究、早部署,強化打建結合,以打促建,深入開展質量強市活動,大力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積極引導企業走上規范化經營軌道,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建立,鞏固和擴大了打假工作成果。
一、推動特色產業規范發展。茶葉、腐竹、紅糖等食品是英德市的特色產業。由于生產企業數量眾多,牽涉利益面廣,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參差不齊,長期以來整治效果不明顯,成為當地政府的一塊“心病”。英德市質監局緊緊抓住“三打兩建”契機,嚴打無證生產小企業,同時,注重打建結合,打建互動,深入企業宣講法律法規,耐心引導、細致幫扶企業按照市場準入的門檻,從基礎建設到設備更新,從完善工藝流程到建立質量管理系統;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把好原材料進廠驗收,產品出廠檢驗等環節,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上半年幫助全市58家企業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二、推動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質量檔案。截止目前該市取得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37家,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企業3家,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36家,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企業14家,通過ISO18000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企業7家;開展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免費培訓,組織省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參加《卓越績效管理》培訓,并指導其申報首屆清遠市政府質量獎;抓名牌創建工作。該市現有廣東省名牌產品企業5家,年內新申報廣東名牌的企業2家。
三、推動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英德市質監局圍繞省質監局“三服務”方針,結合地區產業布局,以水泥、英石、茶葉、蠶桑、麻竹筍(葉)、服務業為切入口,強化標準化工作綜合管理,深入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先后制定了《水泥行業節能管理規范》、《英石》、《英德紅茶》等6個廣東省地方標準,以及《英德晚造優質水稻》《桑樹種植技術規程》、《桑蠶養殖技術規程》等5個地方標準;積極引導企業聯合申報制定《游艇碼頭(浮橋)》、《霞石正長巖粉》2個廣東省地方標準并獲批準立項。有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個、省級示范區2個。其中蠶桑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促成標準化種植面積增長了15.4%、總產量增長30.4%、總產值增長36.4%,人均收入增長48.17%。西牛麻竹筍標準化示范區建成135公頃的種植示范基地,基地每公頃鮮筍產量由27噸上升到31.5噸,鮮筍收購價格2540元/噸,比去年增長35.7%,示范效果明顯。
(清遠市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