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皇家園林的新形象
河北省承德市深入推進旅游業標準化工作
□ 杜亞欣 本報記者 王 越
每年的7、8月份都是河北省承德避暑山莊景區最熱鬧的時候,今年的山莊卻一反常態有點“靜”。景區內,導游和游客的呼喊少了,噪音的分貝小了,連室內講解員都時不時地噤聲了……這一切都是語音導游機“惹的禍”。這個小小的、形似手機的電子產品成功地“俘獲”了景區內各種高分貝聲音。只見許多游客手持導游機,每到一處,機器都能自動播放該景點的語音介紹,給游客帶來了方便和貼心的感覺。
據了解,這樣的導游機在避暑山莊共有1500部,在景區設有兩個租賃點,收費標準統一為漢語20元/次、外語60元/次,押金100元。用標準規范新設服務項目,導游機錄制內容亦遵循嚴格標準,由專業人士錄制,內容統一,講解規范。而這只是承德避暑山莊開展標準化工作的一個側面。據景區管理科主任呂秀軍介紹說:“這些年,山莊一直在大力開展標準化工作,在承德市質監局的幫助下,我們已經制定并推行了一整套高規格的標準。今年是景區建設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區的驗收年,所有標準化工作都在深入、有序地開展。山莊正在用標準化規范管理和服務,提升品牌形象。”
承德避暑山莊始建于公元1703年,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2009年,該景區被確定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3年來,在承德市質監局的指導和幫助下,景區管理部門組織起草了一系列景區管理服務的標準化文件,涉及3大主體系、2000多個子體系。標準化體系對景區旅游交通、票務、驗票、引導標志、信息、解說、電子導覽、文化娛樂、廣播、郵電、游客中心、餐飲、住宿、旅游購物、環境衛生、醫療、旅游安全17項服務內容設定了更高規格的標準要求。
用標準化規范管理,承德避暑山莊的標準化工作已經深入方方面面。以文物保護和林區防火為例,建于300年前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其測繪圖紙都是手工繪制的紙質圖紙,存儲空間大、保存不便,不利于對古文物的保護和展示。《文物保護管理標準》制定以后,該市計劃用3至5年時間利用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儀等先進手段,完成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測繪工作,建立一個直觀的“數字避暑山莊”。除此之外,《避暑山莊景區防火管理規范》已列入2012年河北省地方標準項目計劃。承德市質監局標準科科長陳新介紹說:“目前,山莊的標準覆蓋率已經達到95%以上,全面貫徹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從服務設施、引導標志、環境到服務質量、管理等全過程,標準貫徹實施率達到95%以上。”
呂秀軍告訴記者,在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景區內各崗位的工作流程細化了,做到了處處有標準,事事有人管,崗崗有考核,告別了以往人管人的現象。“現在我們用制度用標準管人管事,保證為不同顧客提供同樣標準的服務,顧客滿意度大幅度提升,游客滿意率達到95%以上,連續兩次獲得河北省服務質量獎,在國內外游客心目中也樹立了避暑山莊這個品牌形象,標準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山莊的品牌形象。”
用標準化提升品牌形象,避暑山莊標準化模式成為承德市打造全國旅游化標準城市的典型。在山莊標準化試點接受驗收的同時,該市另一個國家級試點——金山嶺長城的標準化驗收工作也已經準備就緒。承德市質監局局長劉俊寬表示:“標準化能夠助推承德旅游業的發展,試點的確立是兩個景區提升品牌形象的一次契機。質監局將全力配合,服務全市旅游標準化工作,用標準化打造承德國際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