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專家
——記全國科技打假先鋒、重慶市質監局原副局長呂長富
圖為呂長富現場給消費者講解節能燈識假的技巧。
□ 本報記者 蔣維勝 通訊員 崔小兵
他被有關領導稱贊為“科技打假的播種機”,他被企業和百姓譽為“打假為民的貼心人”,他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了中國科技打假的內涵。他,就是被譽為“打假先鋒”的全國科技打假專家、重慶市質監局原副局長呂長富。
癡情于技
讓打假從復雜變得簡單透明
“科技打假,就是把復雜的技術問題轉換為簡單的行政行為,再用簡單的行政行為去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
——呂長富
(一)
1968年,呂長富從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為武漢大學)畢業,4年后進入重慶質監系統工作,便與質量工作結下不解之緣,后任重慶市質監局副局長19年,至2004年退休。
退休不退業,身退心不退。頻繁地活躍在在打假一線,讓熟悉和不熟悉呂長富的人,都看不出這位令人尊敬的老者已年近古稀。
呂長富的家,就在重慶市質監局辦公大樓旁邊。他說,如需配合執法打假,自己可以在5分鐘之內到達。在他家中,寬大的陽臺兩端被他改裝成兩個高大的書架,僅保存鋼筋、電器等方面標準的文件盒就有50多個。大約30平方米的一個房間,成為了呂長富的“戰備倉庫”,整齊堆放著60多只大紙箱,里面裝的全是試驗零件和快速檢測設備。
“我大學學的是電氣化專業,對于打假,也是從零開始學起。”呂長富回憶,在上個世紀90年代,重慶質監成立了第一支執法隊伍,當時無論是檢測設備還是打假能力都處于起步水平。而社會上假冒偽劣現象不斷涌現,這讓分管執法打假的呂長富坐不住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去改變這一切。
擺在呂長富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執法人員打假治假的技術能力。時任重慶市質監局副局長的他,與執法人員、實驗室技術人員一起,開始了立項、實驗、失敗、再實驗的漫長過程。為了研究出電氣開關、節能燈具等快速檢測方法,他和他的團隊經歷了上千次的反復試驗,僅購買的各種開關就能堆滿半個房間。為解決老百姓關于經常買到假酒的投訴,呂長富立下了軍令狀:必須研究出一個讓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快速檢測方法。而從不喝酒的他,也不得不一次次地親自品嘗各種酒的味道……
(二)
社會上出現什么假冒偽劣,他就帶頭打擊什么;打假需要什么技術,他就一頭扎進鉆研的戰場,不攻克難題,絕不罷手。
“查農資、保春耕。”早些年前,在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農資產品假冒或以次充好的現象,尤其以過磷酸鈣、硼砂等化肥的質量低劣為甚。“但當時檢測過磷酸鈣最快也要8個小時。”呂長富回憶說,質檢工作人員抽取樣品后,檢測結果還未出來,廠家生產出來的化肥就已售罄。
能不能建立一種能在現場、快速、準確檢測劣質過磷酸鈣有效磷含量的方法呢?
“再難的難題,我也要找到解決的辦法!”2004年9月退休后,呂長富只要有時間,就翻閱書籍、查閱資料、反復試驗,甚至到工廠暗訪……經過近10年攻關,他和他的團隊終于把過磷酸鈣磷的檢測時間從8個小時縮短至不到半個小時。
“這一塊‘心病’終于摘除了!”呂長富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那份愉悅和自豪仍溢于言表。如今,呂長富研究出的過磷酸鈣快速檢測技術,被全國30多個省市廣泛運用在農資打假上,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無數農民挽回了上億元的損失。
他把對假冒偽劣的憎恨和對民生百姓的愛,全部轉化為對科技打假的專注和研究上。據統計,在2004年退休前他發明的打假方法有100多種,在退休后的8年時間里,他潛心研究,又發明了100多種產品的打假方法,涉及食品、化工、輕工、建材、農資、家電、燃氣等30多個行業,平均每個月都會誕生一個新的打假方法。
(三)
研究這些方法,對一個人的知識結構要求多高,掌握要多深,沒人能夠知道,也沒人知道呂長富花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去學習這些相關知識,我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他呈現給世人的打假方法。
科技打假所帶來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他用國內首創的單相功效法和直流電阻法測量三相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在重慶、山西、河南等省市短短幾個月內,查獲國家禁止生產的高能耗動力配電變壓器標值高達1000多萬元;用一只手判定節能燈好壞的方法為廣大群眾和執法人員提供了簡單易行方法,經央視推廣,社會反響強烈;他發明的大米、芝麻油、加碘鹽等食品快速識假辨假方法,家家受用;他研發的電線電纜、PP-R管、汽油、樟腦丸等快速檢測方法,運用到了保民生工作……
媒體曾對他這樣總結:他把法律武器、技術手段和科學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秉承“以人為本、法技生益”的打假理念,創立了“把復雜的技術問題轉換為簡單的行政行為,再用簡單的行政行為去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的“呂氏打假法”,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了科技打假的內涵。
呂長富和他的團隊潛心研究出的200多種打假方法,已全部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全國各地的質監執法人員和市民百姓。
用情于企
讓不法企業畏懼讓守法企業尊崇
“假冒偽劣傷身更傷心,所以要堅決打擊。我既要做一個制假售假者的克星,更要做一個守法企業的引路人,幫助他們走上規范、發展、壯大之路。”
——呂長富
(一)
“好嚇人哦,我差一點就毀容了!”說起那次遭遇偽劣化妝品的事情,剛過完30歲生日的羅曉麗仍心有余悸。
羅曉麗是一名酒店服務人員,天性愛美的她一直想除掉自己臉上的幾塊小雀斑。一次偶然,她被一家美容院的美容祛斑廣告弄得心動了:一次祛斑、永久美白。然而,在使用了花費數百元購買的該產品后,羅曉麗臉上的斑不僅沒有去掉,反而皮膚出現潰爛。氣憤之極的她,帶著那瓶化妝品找到了重慶質監部門進行投訴。
此時的呂長富,已經從重慶市質監局副局長的崗位退休,但離開崗位的他,并未離開打假的事業。得到消息后,他和重慶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一道展開了調查,發現該產品已大量流向市場,讓數百人在使用后出現了面部發黑或新的斑點,更有甚者皮膚潰爛。
“到底是什么物質能造成這樣大的傷害,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呂長富憤怒了,他和他的團隊發誓一定要找出元兇。在熬了數個通宵,歷經上百次的檢驗,最終發現該化妝品的汞含量超標1000多倍。隨后,他帶領執法人員用研究出來的“高汞美白祛斑化妝品現場快速定性判定方法”,對市場上的化妝品進行突擊檢查,揪出了干化妝品制假窩點。
把他研究的“高汞美白祛斑化妝品快速檢測試劑盒”用在女士們常用的祛斑霜上,根據顏色變化,幾十秒鐘就能判定汞是否超標,2006年被他開發成產品“鑒真寶”,在全國推廣使用,至今共查獲劣質化妝品幾十萬盒,有效遏制了有害美白祛斑化妝品一度在國內泛濫的勢頭。
(二)
在打假過程中,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一批不法分子走上“審判臺”,讓呂長富覺得很是解氣。但是,讓更多守法企業受到公平對待,讓知錯就改的企業能發展壯大,更讓呂長富和他的打假團隊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所在。
在呂長富家里,有兩圈一舊一新的電線格外引人注目。呂長富回憶說:在他即將退休前,重慶質監部門先后接到數個關于劣質電線的投訴。檢查發現,重慶電線電纜行業質量問題極為嚴重。其中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處罰時抱怨:“以劣充好是整個行業的潛規則,你們查也沒用。”
這句話無意間傳到了呂長富耳朵里,他極為震驚。
“電線電纜行業一日不治,我們一日不休!”呂長富一聲令下,全市質監系統強力整治電線電纜行業正式啟動,決心打破害人害己的行業潛規則。隨后,全市40多個區縣集中專項檢查,一舉查獲和打掉了上百個制售假冒偽劣電線的企業和窩點。
在這期間,有一家企業提著數十萬元的現金,通過熟人私下找到呂長富,希望“網開一面”。在當面回絕了企業的這一舉動后,呂長富狠狠地“教訓”了那位熟人:“如果劣質電線賣到你家里,引起火災了,你還會來送錢嗎?”
據參與當時整治行動的一位質監干部回憶,許多企業在受到處罰后都退出了電線電纜行業,讓整個市場陷入蕭條。對此,呂長富帶領質量技術人員走進企業,用自己刻苦鉆研的技術幫助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改善生產條件,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重慶的電線電纜行業歷經兩年整治后,其質量抽查合格率從曾經的30%左右迅速上升到90%以上。
“對我來說,打掉一批假冒偽劣,就能讓消費者少受一些傷害;幫扶一批企業發展,就能讓假冒偽劣失去一些市場。”據了解,除電線電纜企業外,重慶不少鞭炮企業、鋼材企業,都在呂長富的幫扶下,成長為行業的領軍企業。
(三)
早些年前,黑心棉的問題突然甚囂塵上,特別是將黑心棉作為充裝材料用于床墊制作,讓整個席夢思床墊行業受到了很大影響。
呂長富獲悉后,帶領重慶質監執法人員對床墊行業進行突擊檢查,3天3夜的時間里共檢查了上萬張床墊,并在一個區域里的4家企業檢查了出現有問題的床墊3000多張。但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呂長富的面前:當時對床墊填充料沒有相應國家標準,“問題床墊”缺乏定性依據。
“誰說沒標準,不能傷害人身體健康就是標準,黨和人民的要求就是標準!”在短短半個月時間里,他與專業人員反復研討,終于確定按國家規定的“睡用棉技術規范”查處定性。最后,兩家利用工業廢舊原料生產氈墊的企業被嚴肅查處,4名制假者被繩之以法……經過這次“風暴”洗滌后,“重慶制造”床墊企業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從此走上了正軌。
深情于民
讓打假從人人喊打到人人會打
“我對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深厚的感情,因為一直都在和它們打交道。我做這一切的動力,都是為了把老百姓受假冒偽劣的傷害降到最低。”
——呂長富
(一)
68歲的呂長富,已不再健步如飛,但向市民講解如何打假,他看上去格外精神。
今年9月13日一大早,重慶大渡口區的商業步行街,一句“打假專家來了”,讓呂長富迅速被人群團團圍住。在重慶市質監部門的邀請下,呂長富又一次走上街頭……“呂局長,快教我們幾招打假方法吧!”面對市民的期盼,呂長富和他的幾位助手忙著打假演示前的準備,醬油、紅酒、大米、節能燈、電池……
“呂專家的方法真的管用。”在專注聽講的人群中,市民楊明貴顯得有些激動。他告訴記者,去年,他在裝修自家的新房時,感覺裝修公司使用的PPR管有問題,但又無法說出哪里有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中央電視臺的《生活》欄目,看到呂長富演示的用卡硬幣的方法識別劣質PPR管后,他用該方法當場檢測出了裝修公司使用的是摻雜了碳酸鈣的劣質PPR管,最后裝修公司主動全部更換。此后,他又先后學會了呂長富演示的識別真假電線電纜、開關、電器等多種方法,讓自己花費數十萬元的裝修有了質量安全保障。
“我還想多學點,然后去教我的親戚朋友們打假。”楊明貴說,他現在也成了整個家族里的打假能手,并經常被叫去幫忙辨真識假。
呂長富的一位助手說,像這樣與老百姓在一起的現場打假識劣演示,他也不記得有多少次了。但他記得呂長富經常說的一句話:不管我們有多少種打假方法,但為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它才有意義。
(二)
除了走近市民百姓教他們打假識劣,如今呂長富做得最多的,也是最讓他覺得有意義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巡講。在他看來,要讓更多老百姓少受假冒偽劣的侵害,就必須培養更多的執法打假人員。
記者約訪前,呂長富剛剛結束陜西的巡講回到重慶。采訪結束后的第二天,他又將飛三亞,給海南質監系統進行為期3天的打假培訓。
“您累嗎?”面對記者的詢問,68歲的呂長富馬上回答:“不累啊,許多人還羨慕我能全國‘游走’呢。”呂長富透露,其實,堅定他全國“游走”信念的,源自于每次巡講時聽眾那如饑似渴的眼神。
他回憶,一次到福建省巡講時,局長親自部署,全省9個地市,8個片區,整整18天的時間,天天巡講。在他離開福建時,當地多個質監部門的負責人邀請他一定要再到福建講學。
在重慶,他一年時間里完成了對22個區縣局和執法總隊的25場培訓,30多次現場指導。2004年9月退休后,他開始走出重慶,面向全國。至今的8年多時間里,呂長富的巡講足跡遍及全國除西藏之外的30多個省、市、自治區,行程超過30萬公里,近百次現場指導廣大消費者和執法者開展識假、打假活動,開展巡回報告400多場,直接聽眾達4萬多人次。其中,培訓專業執法打假人員2萬余人次。
這樣的奔波,對年近七旬的呂長富來說,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都是一個挑戰。“把打假方法傳到中國每一個省市,是長富這些年來最大的愿望,只可惜……”呂老夫人在一旁嘆息到,因為患有高血壓還有嚴重的胃病,讓到西藏巡講成了呂長富的一個“奢望”。
(三)
從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到局級領導,再到退休,呂長富從事科研、打假工作已近40年。
榮譽自然接踵而至。他曾3次獲得“全國質檢執法打假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次在全國質檢地方局長工作會議上專門介紹科技打假,50多次以打假專家的身份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錄制……
有人想邀請呂長富到企業入股,他說自己不適合;有人出重金想合伙開公司,他均婉拒說自己的技術不能用來盈利;還有人為了免受處罰,拿重金想讓他不要再研究科技打假的方法,他都一一回絕。
名利于他平淡如水。“要將打假從人人喊打,轉變成人人會打,特別是要更多執法人員打假打得更快、準、狠。”呂長富更看重他對社會無形的影響。
為此,他向記者講述了巡講過程中記憶猶新的一件事。幾年前,他到甘肅為全省質監執法隊伍進行打假培訓后,原本經濟窘迫的質監局主動添置打假和檢測設備,并主動引進了專業的打假人才。“總局指派專家到我們西部地區傳授打假知識,幫助我們提高認識、更新觀念,這比給我們補助款更有用。”時任甘肅省平涼市質監局局長趙愛地在寫給國家質檢總局的感謝信中如是說。
忘情于業
讓打假成為神圣使命
“我堅決不會開公司搞職業打假,更不會把我的技術用來盈利,但我會把它們全部免費傳授給消費者和執法人員,因為我的打假發明屬于全社會。”
——呂長富
(一)
“他不在打假,就在打假的路上……”這是熟悉呂長富的人,給他的評價。
從1972年進入質檢系統,呂長富從事質監工作近40年;2004年退休至今,身退心不退,堅持打假人生,是什么在支撐這一切?
面對記者的問題,呂長富沒有正面回答,他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9年,重慶渝中區一居民家中洗衣機突然爆炸,引發火災,將剛剛裝修的一套新房全部燒毀。洗衣機是新買的,電線線路也是新布置的,怎么會爆炸呢?曾任重慶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重慶市司法鑒定委員會產品質量鑒定專家組組長的呂長富接到消息后,立即帶領團隊到現場著手調查。
根據現場找到的洗衣機殘骸,他們懷疑其電容器可能存在問題。但到洗衣機生產廠家檢查發現同批產品的質量合格。盡管如此,該洗衣機廠家仍給受災用戶送了一臺新洗衣機。
“不是電容器出的問題,那問題出在哪里呢?”一向較真的呂長富和他的助手在滿目瘡痍的房子里一待就是好幾天,最后發現該棟樓所有使用的空氣開關存在質量問題。經檢測,該批開關因偷工減料而失去了自動跳閘的功能,引發了火災……隨后,在呂長富的幫助下,經過漫長的追責賠償,受災的市民拿到了應有的賠償。
“業主感激的眼淚,也感動了我。”呂長富回憶說,拿到賠償款后,受災的那位市民來到他辦公室表示感謝,“差一點就跪下去了”。這件事情對呂長富影響很大,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對打假的堅守。
(二)
有朋友開玩笑地說:“你的這些技術,怎么不去申請專利呢?隨便賣幾個,你可能已經是富翁了。”
“我們的技術絕不會申請專利,也不能用來牟利!”呂長富擲地有聲:自己因為曾在質監執法一線工作,才有機會進行科技打假的研究,所以才比別人先掌握科技打假的方法。近40年來,呂長富這一堅持從未改變。
他的一位朋友曾問他:“你打算打假到老嗎?”他對此先是一笑,然后說道:我們每次遇見一些乞討的人時,都會留下幾枚硬幣或者零錢。我們都知道,不能讓他們所有的人都不再乞討,但每幫助他們一次,自己就會心安一次。
“讓自己心安!”呂長富感慨。然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讓人肅然起敬的理由,遠不止這么簡單。他說,在國家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中,假冒偽劣是必然存在的產物。無論自己有多少打假方法,有多高的打假技術,都不能讓這些不法分子和不法行為從社會消失,但自己堅持了,用更多“看似微觀的小技術”,為化解一個又一個大問題出一份力,這份心安,無比寶貴。
“作為一名長期堅守在質監第一線的老戰士,一個人力量是有限的,我必須與質監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呂長富說,比起大家稱呼他為“打假專家”,他更鐘情的也是最喜歡的是“重慶質監人”這一身份。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技術和執法的結合點,為更多的質監執法一線的人員的能力提升提供技術支撐,讓質監部門成為頭頂國徽的正義之師,科技打假的威武之師,執政為民的文明之師。
(三)
到呂長富家里做客,細心的人會發現他給客人喝茶用的是一套較為精致的茶具,而自己使用的,是一個已有好幾個年頭的普通塑料茶杯。
“我這個杯子的質量很好。”對此,呂長富笑著解釋道。其實,常年在外奔波,或在家就一頭扎進實驗臺的呂長富,幾乎沒有太多的業余生活,哪怕他已68歲高齡,也全然顧不得休息。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唱歌、不跳舞,甚至可以用單調、乏味來形容他的生活。但對于打假事業,他從未感覺單調和乏味,反而隨時都有一種緊迫感。
“從總局的領導到重慶質監的領導和同行們,還有我的家人、朋友,都在給我的工作提供著不同形式的支持,我很感激。”呂長富對記者說,他希望能夠抓緊把在實戰中積累下來的經驗,用科學技術驗證出來,讓更多的人掌握。
“打天下之假,飽嘗辛酸,矢志不渝。”
“揚人間誠信,歷經坎坷,永往直前。”
呂長富寫下的這副橫批為“久治長安”的對聯,是他對自己打假人生的感慨,也是他對長期奮戰在打假一線的無數質監人的期許與勉勵。
“呂長富,好樣的!”
他大愛無私,情系民生,一次次打假治劣,讓市民百姓免受傷害;他用情于企,不求名利,一次次讓假冒偽劣無處遁形,讓守法企業心生敬佩;他把打假事業奉為神圣使命,苦于鉆研、勤于創新,忠于使命、持之以恒;他用更多“看似微觀的小技術”,化解著一個又一個大問題……他的努力與付出,只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有質量,老百姓更加幸福,社會更加和諧。
這樣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在默默間,讓人肅然起敬,心生感動與敬重。
身邊的感動,化作前行的力量。“敢于勝利、爭創一流。”在呂長富曾經工作過的重慶市質監系統,他們或是為建設質量強市而全情投入,或是為讓百姓更幸福而忘我工作,每一個人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做黨委政府的得力助手、企業和群眾的貼心人、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神、制假售假者的終結者”的使命。
社會需要更多的“呂長富”。在《質量發展綱要》的指導下和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引領下,質檢人要努力向呂長富學習,更加貼近發展大局,貼近群眾需求,貼近質檢實際,讓質檢部門成為頭頂國徽的正義之師、科技打假的威武之師、執政為民的文明之師,為建設質量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