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通過食品安全法制考試的33家企業已經或正在更換法人代表
□ 本報記者 曹吉根
9月13日,農夫山泉、貝因美、五豐、康師傅、味全、樓外樓等一批在浙江杭州的知名食品企業法人代表,參加了杭州市食品企業法人代表食品安全法制考試。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親臨考場巡考,為參考企業家鼓勁,顯示出杭州市委、市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
考試仿照駕照考試模式,電腦隨機生成試卷,杭州市質監局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中涉及企業責任的1700條規定做成了題庫,供企業負責人學習參考。考試是否合格,將作為食品安全許可證發證和換證的重要考核依據。
雖然企業年銷售都在幾十億元甚至幾百億元的規模,但是接受食品安全法制考試還是第一次。為了準備考試,浙江五豐冷食公司老總最近半個月來身邊始終帶著杭州市質監局編印的食品安全法規讀本,有時間就加以研究,感覺收獲很大。浙江貝因美科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說,這樣的考試很有必要,現在食品科技日新月異,國家對食品安全的法律規定也日益增多,可以說學習一天都不能放松。樓外樓食品公司法人代表表示,法人代表是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我們要讓全體員工守法,自己首先必須懂法。
考試結束后,黃坤明與參考企業家就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設杭州食品質量安全誠信高地展開了座談。座談會上,有的企業家感慨地說,為了準備今天的考試,一個晚上沒有睡好。黃坤明接話說,這說明你很有責任心,你們食品企業法人代表睡不好,消費者就能夠安心睡好了。黃坤明表示,食品工業是良心工業,關鍵在于食品從業人員恪守良心,切實負責,企業要做到守法,首先必須知法、懂法,這樣的考試很好,可以督促企業把法律規定落到實處。
據了解,杭州市在全國率先實施食品企業法人代表和質量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法制考試制度,并把考試合格與否作為相關人員能否擔任現有職務和企業能否獲得生產許可的重要考核條件,以此倒逼企業主學法、守法。今年以來,杭州已有400多家企業的400多名法人代表和700多名質量管理人員參加了考試,考試通過率79.82%,其中有33家企業因為法人代表不能通過考試已經或正在更換企業法人代表,一批有文化的年輕人代替父輩走上了食品生產領導崗位。
據杭州市質監局局長邵新華介紹,在目前食品生產發證和監管工作中,對企業在生產條件和設備等硬件方面的規定比較細致具體,對于食品從業人員法治意識和職業道德方面雖然提出了要求,但是如何落到實處并沒有具體抓手。實際上,多數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恰恰是因為從業人員思想出了問題,不懂法、不守法。杭州市質監局積極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法制考試制度,把企業法人代表及管理人員知法、懂法,作為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和換證的重要考核條件,目的就是想以考促學,讓食品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軟實力硬起來。
余杭區一位蜜餞企業主告訴記者,以前對于這類學習多是一種應付的態度,培訓班上忙著辦理業務、打電話,書發下來就被放在一邊,根本不會想到去自學,對法律規定也是一知半解。有了考試,學習不敢馬虎,培訓班上認真聽,回來還要看書,對法律法制的掌握也就比較全面了。《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