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重點項目 打造龍頭城市
——廣西梧州檢驗檢疫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紀實
本報通訊員 徐 瑕 文/圖
廣西梧州是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市區緊接廣東封開,為廣西東大門,具有獨特的外貿發展優勢。近年來,隨著梧州市委、市政府“一帶兩地一樞紐一園區”、把梧州打造成為西江經濟帶上游龍頭城市的目標定位,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項目啟動、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梧州對外貿易正步入較快的發展軌道。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梧州檢驗檢疫局以服務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全面貫徹落實“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為梧州外向型經濟平穩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今年1~8月,共檢驗檢疫進出口商品5868批,貨值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8.47%和91.94%。
檢驗檢疫人員深入企業開展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
檢驗檢疫人員指導茶葉原料基地建設
梧州檢驗檢疫局領導深入食品企業進行調研
主動作為
助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發展壯大
廣西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是一家以進口有色金屬再生資源拆解和深加工為主的國家級“圈區管理”示范園區,自2011年廣西檢驗檢疫局與梧州市政府簽署《關于促進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發展合作備忘錄》以來,梧州局全面推動備忘錄的貫徹落實,針對園區監管的特殊性,探索適合園區發展的監管新模式,實現以“現場查驗”為主到以“現場查驗+后續監管+誠信管理”為主的監管模式轉變,推行從貨物報驗、檢疫查驗到放行的“一站式”服務,加快了驗放速度。
梧州局局長蔡潔介紹,我們局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地方政府重大項目和產業招商引資活動,建立了局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經常組織業務骨干到園區扶持重點企業——廣西有色再生金屬有限公司進行調研,掌握30萬噸電解銅冶煉工程建設的進度,提供查驗場站建設、作業流程等業務咨詢,指導企業做好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工作,解決進口大型設備通關等實際困難,有力地推動園區企業的發展壯大。目前,園區已有11家企業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資格。今年1~8月,共檢驗檢疫進口廢物原料1610批,重18.5萬噸,貨值30854.4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105.6%、120.2%和270.0%。
扶優扶強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等主題活動;繼續完善各項服務舉措,梧州局幫助梧州新華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評上出入境檢驗檢疫信用管理AA級企業;堅持對玩具、電池、服裝等14家出口工業產品實施分類管理;指導一家玩具企業的實驗室取得了CNAS認可;6家企業獲得一類企業,使產品安全質量穩步提升,不斷擴大產品出口。1~8月,共檢驗出口玩具228批,貨值1320.4萬美元,分別增加61.7%和61.3%,未發生不合格現象。
積極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培育工作,在幫助六堡茶于2011年3月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注冊保護的基礎上,指導企業規范發展了4家六堡茶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1.5萬畝,為生產純正的六堡茶提供原產地標記的生產原料。幫助企業完善自檢自控檢測能力,使3家企業先后獲得使用“專用標志”資格或通過使用“專用標志”現場評審;大力配合梧州電視臺等媒體報刊開展名優產品宣傳,不斷提升六堡茶產業知名度和擴大品牌效益,將最初年產量不足2000噸的兩家六堡茶企業培育成年產量達到8500噸、企業增至28家的產業集群,產品直銷中國香港、東南亞、日本、美國、歐盟。2012年,據中國茶葉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等單位對中國內地的93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價值評估,六堡茶區域品牌價值躍升8.79億元,較3年前品牌價值凈增2.06億元,居廣西茶葉品牌第一位。
以質取勝
確保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
蔡潔說,梧州局結合梧州八角、砂糖橘、蜂產品、豆制品等傳統特色產業發展特點,為擴大產品出口和幫助農民增收,加強與梧州市農業、林業、水產畜牧等部門合作,按照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環保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助推地方政府加快打造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大力推行出口果園、蔬菜等農產品種養殖基地備案工作,舉辦“農產品種植基地培訓班”,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建立健全農產品食品溯源體系建設,先后促使8個養蜂場、3.2萬畝果園、400畝蔬菜種植基地、1500畝粉葛種植基地取得了出口注冊登記備案資格。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梧州市2.2萬噸砂糖橘安全出口東盟;4月,幫助梧州腐竹順利出口文萊,成功打開東盟市場。
梧州市嘉盈樹膠有限公司是梧州市生產食用松香甘油酯的龍頭企業,今年,梧州市委市政府指定由梧州局作為該公司的服務隊,局里指定專人聯絡,隨時跟蹤服務;局領導經常率隊為企業上門送技術、解讀政策,協調解決企業發展轉型階段面臨的主要難題;為企業新增萜烯樹脂、聚醋酸乙烯酯兩個產品列入食品備案范圍,積極協調聯絡質監等相關部門支持,指導企業開展備案申請工作,使企業在短時間內順利通過新增產品出口備案初審,為企業擴大出口產品、不斷拓寬國際市場打下良好基礎。
科技興檢
提升技術保障能力
產品質量把關離不開科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梧州局重點加強實驗室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升檢測能力水平。8月15日,該局綜合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認監委2012年實驗室資質認定專項監督的現場檢查。目前,該局獲得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的有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3大類,項目達47個,滿足轄區產業發展的質量保障需求。繼續發揮技術優勢,緊貼轄區產品特點開展檢測攻關研究,成功開發了八角屬物種鑒定和二氧化硫“優化威廉斯法”檢測、三聚氰胺檢測等系列先進方法以及食品中的蘇丹紅、甜蜜素、農殘等43個有害物質項目檢測,實現了質量和速度雙贏的檢測效果。
梧州局積極幫助出口企業提高對產品的自控自檢能力,免費為企業提供技術人員培訓,指導企業解決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設限項目的檢測難題。如:膠原蛋白腸衣是梧州出口食品中的一個重要產品,隨著腸衣國際市場需求量增長和企業產能的擴增,該產品出口前景廣闊,但膠原蛋白腸衣作為動物源性食品,各國對其準入的門檻較高,為使企業避免貿易風險,提升產品質量,結合膠原蛋白腸衣生產制作工藝的特點,梧州局堅持實施全面藥物殘留、重金屬項目監控,當發現腸衣中的鉻含量偏高時,及時幫助企業查找分析原因,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修改完善標準要求,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鉻含量偏高的問題;同時,強化風險研判的評估,主動積極應對毒膠囊、鉻污染等事件,強化腸衣原料的農獸藥殘留監控,確保了出口腸衣質量安全。今年1~8月,共檢驗出口膠原腸衣84批、709.9噸、貨值878.3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50%、72.6%和82.4%,產品質量持續穩定。
為嚴防疫情,保障口岸環境衛生安全,該局全力做好有害生物、口岸衛生處理監督和瘧疾、媒介生物等疫情監測工作,對出口果園、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等重點區域進行科學布控;組織開展紅火蟻普查防控工作,對轄區近百家出口生產企業廠房、車間、產品存放場所以及口岸碼頭、進境貨物存放監管場所等進行了多次巡查監控和處置,有效地防范疫情傳出。針對梧州口岸進出口動植物及其產品批次多、量少、品種多的特點,突出重點,構建進口燕麥檢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體系,不斷提高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質的檢出率,保障口岸衛生安全。1~8月,檢出出口植物產品帶有疫情39批次,檢出竹蠹等害蟲16種60種次;截獲進境有害生物39批次,檢出硬雀麥、南方三棘果、毒萵苣等有害生物55種700種次。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