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第七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專家檢查組及省質監局孫秀文副局長、韓曉東處長、通化市質監殷旭局長等一行9人蒞臨梅河,對梅河口市綠色水稻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進行了檢查。檢查組首先到曙光鎮田間地頭走訪示范農戶,詢問示范區管理、輻射帶動農戶以及農產品標簽溯源、水田全程機械化、標準化栽培情況,曙光鎮農業合作社姜社長作了詳細介紹,之后檢查組又參觀了大米加工龍頭企業《吉糧集團梅河谷物有限公司》。
檢查組聽取了王佳友副市長示范區建設工作情況匯報,觀看了《綠色水稻機械化栽培工藝規程》和《綠色水稻生產技術規程》科教片,根據示范區項目考核內容,查看了落實各級的監管責任情況、實施與培訓方案、運行記錄及反映示范區進展的經濟指標統計和示范效果等相關資料,梅河市政府制定了《梅河口市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管理辦法》,把示范區的長效監管納入示范區年度考核目標,建立了示范區長效監管機制。龍頭企業帶動當地農戶,使綠色水稻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產業群基本形成,經濟增長顯著,示范效果明顯。
檢查組對梅河口示范區建設給予全面總結和高度評價,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將農戶組織起來實行規;洜I,走標準化、產業化發展之路,采用和推廣了綠色水稻種植標準化技術,形成了“龍頭企業+農戶+訂單+標準”、“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戶+標準” 以及“公司+基地+標準”等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業標準化典型模式,為綠色水稻產業的長期發展積蓄了力量、夯實了基礎,人均收入持續增長,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省質監局標準化處韓曉東處長、通化市質監局殷旭局長做了表態發言,要進一步鞏固成果,增強對水稻產前、產中、產后、加工等關鍵控制點標準化管理。結合梅河口市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出一條以種植龍頭企業與實施標準管理經驗方法相結合的先進模式,擴大示范區影響,讓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成為質監部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項目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亮點工程。(王瑛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