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經濟快速發展,許多國家對進口產品的檢驗檢疫要求越來越多,我國出口產品申請各類檢驗檢疫證書種類和頻次都大幅增加。個別不法機構和個人看到企業的這一需要,大肆制造、出售假冒檢驗檢疫證書,以此牟利。少數企業因不了解檢驗檢疫出證流程或產品本身質量存在問題或貪圖方便、節省成本等原因,再加上假檢驗檢疫證書的取得非常容易,就存在僥幸心理,使用假證企圖蒙混過關。假檢驗檢疫證單的存在,擾亂了正常的進出口檢驗檢疫秩序,對中國外貿信譽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引發對“中國制造”的信任危機,必須嚴厲予以打擊。
1.聯網核查防假證。國家質檢總局歷來對打擊假證高度重視,與海關總署建立了電子通關單聯網核查機制,有效打擊了假冒檢驗檢疫通關單行為。2009年又啟用了檢驗檢疫證書核查信息系統,國外相關機構可上網查詢進出口企業的有關檢驗檢疫證書信息。在全國范圍內,通過不斷完善CIQ2000系統或者證書信息交換核查系統,實現檢驗檢疫證書信息的聯網核查比對,使假證書無處遁形,用技術手段消除假證書的使用空間。
2.專項活動打假證。近年來,全國各地檢驗檢疫機構相繼開展打擊偽造、販賣和使用檢驗檢疫假證書的專項行動,同時加強與海關等口岸單位的溝通聯系,分析對比海關和港務部門進出口貨物信息。密切配合公安機關清查偽造、販賣“假證”的犯罪團伙,挖出制造“假證”的地下窩點,堵住偽造、販賣“假證”的源頭。加大打擊“假證”力度,維護檢驗檢疫證書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3.快速簽證堵假證。近年來,檢驗檢疫機構通過各種手段讓貿易關系人方便辦證、快捷辦證。比如,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把服務企業、確保進出口產品質量作為一項核心工作,始終堅持在把關中服務,在服務中把關,推出了一系列服務企業的措施:完善機構設置,在保稅區、冶金工業園、金港鎮等檢驗檢疫業務比較集中的轄區設立辦事處,方便企業就近辦理檢驗檢疫業務;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設,實施電子報檢、電子監管、電子繳費、電子轉單、電子通關、電子郵單,推出企業申報一站式電子平臺等,加快出入境貨物的簽證速度;實施關檢通關單聯網核查制度,確保出口貨物如實申報;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速度,縮短檢測時間;對信譽良好的企業實行“綠色通道”、對部分出口工業產品“直通報檢”;大力推行政務公開,通過網站向企業介紹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辦證流程、辦證須知等動態信息。(張愛東 施向軍)
相關鏈接:
“三招”識別檢驗檢疫假證書
第一招:看證書的外觀、底紋和印刷。正版檢驗檢疫證書具有明顯的防偽標記,而大部分假證書的底色偏綠、無明顯的防偽標記,和正版藍色的底色差別較大。
第二招:看證書所蓋印章。檢驗檢疫機構對外證書大都是蓋檢驗檢疫分支機構的簽證印章,但假證書上的往往是檢驗檢疫直屬局的章。根據經驗,這也是值得懷疑的地方。
第三招:看證書的編號。企業可到當地檢驗檢疫機構在CIQ2000系統中直接查詢核對。如果在系統里查不到該證書編號的信息的話,基本上就可以判斷為是假證書了。當然如果章和編號顯示是外地的,就只能通過電話聯系當地的檢驗檢疫機構來協助判斷是否是假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