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今年以來,楚雄州質監局結合部門工作職能職責,根據云南省質監局的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細化措施和方案,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進一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年初楚雄州局與全州11個縣級質監局簽訂了食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目標責任書,把監管責任落實到基層各單位。
二是進一步落實各縣級局食品生產轄區監管責任。按照“五定”(定區域、定企業、定人員、定任務、定責任)原則,實施網格化管理,進一步將監管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監管人員。
三是繼續推行企業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承諾制。對全州取得生產許可證的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推行承諾制度,每家食品生產企業在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后必須簽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同時在承諾書上明確縣級局兩名以上監管人員作為該企業的日常監管人員,負責日常的巡查監督工作。
四是開展督促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生產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工作。由各縣級局根據當地政府年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計劃及有關要求,并結合本單位實際,于年初制定食品生產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并上報州局備案,確定本年度重點食品生產企業名單和質量安全聯絡員名單,嚴格落實好重點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聯絡員制度,作為履行監管職責的主要依據。對重點企業每季度檢查次數不得少于一次,并按季度編制《重點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聯絡員制度實施情況報告》,及時報送相關部門。
目前,全州240家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已簽訂了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實行了網格化管理,其中將生產白酒、乳制品、飲料、蜜餞等產品的67家企業列為重點食品生產企業,由各縣級局派出了60名質量安全聯絡員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已對重點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發放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通知書60份,組織開展現場檢查60次,對在檢查中發現企業存在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的問題,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5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