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湛江市依托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濱海旅游和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11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36.54億元,同比增長15.2%,占GDP比重達到37%。其中,旅游業2011總收入92億多元,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和國內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38.0%和42.3%,呈加速發展態勢。與此對應的是,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旅游服務投訴時有發生,影響了湛江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其中,湛江服務行業標準化工作遠遠落后于全國和周邊地區。
湛江市質監局在助推湛江旅游與服務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濱海旅游產業園區、擦亮湛江服務品牌中,充分發揮標準化工作在旅游服務業“技術支撐、質量提高和規范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促進湛江旅游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主動融入湛江發展主戰場。湛江啟動“五島一灣”濱海旅游產業園區項目,贏得省3億元財政扶持資金后,不但吹響了現代濱海旅游的號角,也吹響了質監加快服務業標準先行的號角。湛江市質監局及時調整部署,成立了服務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標準化科和市標準與編碼所負責人為組員的領導機構,市及各縣(市)質監局標準化科、股工作人員和市標準與編碼所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工作機構,多層次多方位,立體式開展濱海旅游和服務業標準化工作。
二是積極圍繞旅游特色開展標準指導。協助湛江市湖光巖風景區申報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申報材料已經通過省質監局同意上報給了國家質檢總局;開展瓊州海峽港口輪渡企業服務規范的聯盟標準建立工作,《瓊州海峽服務規范》聯盟標準已經編制完成并開始企業征求意見;協同市旅游局將現有的《湛江市農(漁)家樂旅游星級評定標準》提升到廣東省地方標準,申報材料已經完成;積極組織編寫2011年省局下達的廣東省地方標準《海水浴場旅游服務與管理規范》制修訂的任務,已經開展收集資料、實地考察多家海水浴場工作,下一步將開展國內外相關標準、文獻的查詢和翻譯。
三是強化培訓提升服務業整體水平。今年4月,邀請國家標準化協會理事長、原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紀正昆到湛江舉辦標準化知識專題講座,了解服務業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和“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市”黃山市和“全國首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蘇州市的先進經驗,向市領導提出工作建議。今年8月,市質監局組織市、縣(市)質監局標準化負責人、市標碼所、市湖光巖風景區管理局、廣東省海峽辦和瓊州海峽5家大型港務、輪渡公司等單位的經理和標準化業務骨干共22人參加了培訓班。培訓過程中,專家們采取講課和學員提問互動的授課方式,培訓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