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名從東南亞某國回到鎮江的建筑工人出現腹瀉、發熱、不思飲食等癥狀,在鎮江市疾控中心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鎮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了解到疫情后,對這名回國人員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從中得知因為缺乏艾滋病預防知識,這名建筑工作在國外期間與一名不知其健康情況女子發生性關系時沒有采取保護措施被傳染上艾滋病。與其有相同經歷在國外有商業性行為的人在有的工程項目中占到30%。當這名回國勞務人員清楚了艾滋病的傳染途徑后,痛哭流涕說:“我如果早知道這些知識就好了”。發病后第二年,這名患者就不治身亡了。
從這名感染了艾滋病的回國勞務人員和其所在公司存在的問題中鎮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認識到,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承擔起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責任。為了摸清出國勞務人員對艾滋病預防知識掌握的程度,有的放矢地開展艾滋病行為干預,2004年底,保健中心的人員深入全市和鄰近地區的50多家勞務公司,向近千名勞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出國勞務人員的艾滋病知識普遍缺乏,50%的人不能正確回答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30%的人有在國外找臨時性伴侶的傾向,70%的人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健康和防病知識。
從2005年起,鎮江檢驗檢疫局就開始了以“健康教育+責任管理+保證金”三結合的艾滋病行為干預,至2011年,6年來用該模式對鎮江市3萬名出國勞務人員進行行為干預,在干預人群中沒有發現新的艾滋病感染者,實現了零感染的目標,履行了政府對社會的承諾。鎮江市人民政府對該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推算出6年減少新發感染人數20人,降低個人疾病負擔1000萬元。該項干預模式在全省出入境檢驗檢驗系統中推廣應用,通過跟蹤檢測和查詢疾控疫情信息系統數據,干預人群的艾滋病疫情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該模式實現多項全國之最:在全國首創“建三級網絡分五個階段落實三項措施”的艾滋病干預方法;建立了“出國勞務人員艾滋病干預保證金”制度開全國先河;第一個明確提出艾滋病干預效果三項評價指標,為我國出國勞務人員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造勢:在“兩會”上呼吁加強艾滋病防治
鎮江檢驗檢疫局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利用其領導和職工擔任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機會,積極聯系社會各社人士,爭取最大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2005年在“兩會”期間,將鎮江市出國勞務形勢和在2004年發現4名輸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疫情進行了通報,并向鎮江市人大和政協提交了議案和提案。呼吁全社會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特別要加強出國勞務人員的艾滋病預防教育和管理工作,將這一人群的傳染病預防工作納入鎮江市公共衛生大體系中,并要求此項工作列為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中。
鎮江檢驗檢疫局的呼吁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百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名提議,要求市政府加強出入境人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新聞媒體也積極報導了社會各界的呼吁,10多份提案和議案引起了鎮江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05年,鎮江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外派和歸國勞務人員等重點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見的通知》(2005年鎮政辦第100號文件),在全國首開由地方政府出臺文件,制定專門用于出國勞務人員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先河。建立了由政府、保險公司和勞務公司及勞務人員組成的三級艾滋病防制網絡,成立了由公安局、衛生局、商務局、工商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五個部門組成的專項防治工作小組,為行為干預模式中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提供了組織保證。2005年艾滋病防制工作寫入了鎮江市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入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政協、人大多次視察出入境人員艾滋病干預工作,新聞媒體及時報導了相關活動。
二、教育: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活動
鎮江檢驗檢疫局把出入境人員體檢的窗口作為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的陣地。首先制作適合出國勞務人員的健康教育和宣傳材料,先后編印了五套教材,如宣傳冊,幻燈片,書籍,展板等。建立健康教育基地,培訓隨隊醫生,加強同伴提醒,動員勞務外派公司給勞務人員安排豐富安全的業余生活,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安全套。
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鎮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深入到各勞務外派公司向出國人員和管理人員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勞務人員對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情況,對健康教育的訴求和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對調查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運用現代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和心理學的新方法,通過累積Logit模型多因素分析,篩選出“知識、信念與行為三個環節脫節”問題是影響艾滋病干預效果的關鍵控制點。針對關鍵問題將心理學方法“跨理論模型”的核心思想引入艾滋病干預模式,促使勞務人員從體檢和簽訂合同起就開始接受行為干預,持續不斷的干預一直延續和強化到在國外的3年時間和回國后一個月的整個勞務過程。干預過程分為5個階段實施,依次為前意向階段、意向階段、準備階段、行動階段和保持階段,在不同階段采取相適應的干預措施,環環相扣,步步強化,逐漸將行為干預的效果引向深入,從提高知識入手,以幫助堅定信念為保證,最終達到改變危險行為的目的。增強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聯合:建立傳染病疫情通報和協作制度
鎮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鎮江市衛生局、疾控中心、傳染病醫院等單位建立了傳染病疫情通報制度,加入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建立了輸入性傳染病防治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系統,加強了與地方政府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在勞務外派公司、江蘇大學等出入境人員集中的單位設立了傳染病監測點,形成了一個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的防控網。協作單位經常開展疫情交流和學習,不斷提高協作效果。6年來,疫情通報和協作制度的有效運行對及時發現出入境人員中的艾滋病、瘧疾、肺結核、梅毒等傳染病發揮了重要作用。鎮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工作中全面提高了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艾滋病篩查實驗室資質,增加了行政撥款,引進和培養了專業人材,添置了檢測設備,得到了社會資助。
四、制約:設立“艾滋病預防保證金”
針對出國勞務人員回國后下飛機就回家,對在國外曾經有的高危性行為不咨詢、不檢測,存在將艾滋病傳給配偶和性伴侶的危險,鎮江檢驗檢疫局會同鎮江市相關部門在出國勞務人員中建立的“艾滋病預防保證金”制度,具體做法是由勞務公司為勞務人員在保險公司投保2000元“艾滋病干預保證金”,保單特別條款約定,勞務人員履行艾滋病預防責任書中的內容,在回國后一個月內可解約保證金,全額領取保證金和同期存款利息。目的是通過經濟手段提高干預效果。此項制度在艾滋病的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意義在于強化勞務公司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起對出國勞務人員健康行為督導管理的責任和義務,同時調動勞務人員保持健康行為的積極性。
五、開展科學研究,建立艾滋病防控效果的評價指標
鎮江檢驗檢疫局十分注重工作實效,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建立艾滋病行為干預防控效果的評價指標。在全國第一個提出用參與率、成功率和人口影響率三項指標評價干預效果。參與率=主動參加干預措施的人數/全部人數,成功率=健康行為形成人數/全部人數,人口影響率=參與率*成功率。當三個率分別達到80%、90%和70%時,才能起到有效干預的目的。對500名參加行為干預模式的人口影響率在五個階段分別為2.9%、22.4%、46.8%、66.1%和73.3%,干預效果逐步強化和提高。科研項目《出國勞務人員艾滋病危險行為與‘健康教育-責任管理-保證金’干預模式研究》獲得2011年鎮江市和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鎮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采取的艾滋病防控方法是集體干預方法,材料可循環使用,節省成本,每人直接開支僅需3元,全部費用從國家質檢總局的衛生檢疫專項經費中支出,受到勞務人員的歡迎。鎮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因在出入境人員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績獲得國家、省、市的嘉獎,先后獲得“鎮江市五一文明班組”、“省防控重大輸入性傳染病突出貢獻獎”、“全國青年文明號”,“江蘇省衛生檢疫先進個人”、“鎮江市三八紅旗手”、“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為民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艾滋病防治任重而道遠,鎮江檢驗檢疫局用行動告訴全社會:只要我們堅持依法檢疫,嚴把國門,保國安民的責職,對艾滋病進行積極防控,就能筑起一道阻止艾滋病傳入的防火墻,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陽光下幸福地生活。(胡云 李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