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區特種設備數量處在全市各縣區前列,具有數量多、分布廣和季節性使用的特點。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淮安市淮安質監局緊緊圍繞這些特點和“三落實、兩有證、一應急”的工作要求(三落實,即落實機構人員、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設備檢驗,兩有證,即設備注冊登記、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一應急,即設備使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卓有成效地開展執法履職工作。重點做到“七個強化”:
一是強化設備的使用許可。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不同于其他行政執法工作,其專業性很強,技術性法規、技術文件很多。對新上的設備嚴格按照安裝告知、安裝檢驗驗收合格和資料齊全等程序進行,不達要求,絕不審批。對老舊設備、新裝設備必須在資料齊全的基礎上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方可許可使用。對未經許可擅自使用的一律移交稽查大隊處理。在許可的同時,該局還將企業的主體責任加以明確。
二是強化設備的安全檢查。按照設備數量5%的要求,每年現場監察30-50臺設備;每年組織元旦春節、“兩會”、五一、安全生產月、十一等重大節日和節點的安全檢查,檢查單位數量均超過200家,設備數量達到300 多臺件,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了事故隱患。僅今年8月份以來,該局根據上級部署的十八大召開前“四項排查”總體要求在全區開展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排查,對排出的隱患即時整改消除,并上報區安委會。
三是強化設備的監管措施。近年來,該局陸續試點或施行了特種設備分級分類監管、安全使用管理標準化、鍋爐節能考核、液化氣瓶“一瓶一碼”等新的監管舉措,目前,分級分類監管達300家、安全使用管理標準化300家、特種設備節能考核開始試點,氣瓶“一瓶一碼”達13.8萬只,居全市各縣區首位。這些新的監管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該區特種設備的本質安全度。
四是強化設備的定期檢驗。定期檢驗是特種設備長期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對納入定期檢驗的設備,該局切實督促淮安市特種設備檢驗院按時檢驗,檢驗不合格的由市院下達整改通知書進行整改,整改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這幾年該區特種設備的定檢率達98%以上。特別是化工企業的壓力容器,公共聚集場所使用的電梯等特種設備已基本實現了定時檢驗。
五是強化操作人員的考核培訓。近年來,隨著特種設備總量的增加,該局也加大了對特種設備人員的培訓,每年培訓人員由初期的200人左右逐步增加到今年的600人左右。操作人員培訓考核合格后發給操作證,為設備的安全運行和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今年,該局根據省局要求,擠出資金建設考核培訓機構,使這一載體更加規范化,這個機構的硬件準備工作基本完畢,軟件工作正在積極準備中,最遲在下個月迎接省局驗收。
六是強化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是貫徹實施法律法規的前提條件,也是必要條件。這些年,該局除了通過標語、橫幅、進小區咨詢、報紙電視媒體等向社會宣傳外,同時也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積極組織相關執法人員參加省市局、區局組織的各類法律法規培訓班,提升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
七是強化執法人員執法紀律和服務意識。該局一方面要求安全監察和稽查執法人員要盡職盡責,恪盡職守,不要瀆職失職,另一方面也要求他們不要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多年來,該局沒有一件違紀違規的人和事。同時,該局還要求樹立服務的理念,切實為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最近三年,該局根據有關企業一線員工多,輪班時間轉不過來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需求,將操作人員的考核培訓班舉辦到企業一線,先后走進建華管樁、井神鹽業,每年為企業培訓100余人次的一線操作員工,受到企業的高度贊許。(張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