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質的飛躍
——天津市質監局實施以質取勝建設質量強市紀實
■文/楊效勇
質量是興國之道,質量是強國之策,質量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關系可持續發展,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國家形象,也關系城市的發展進步。在天津市第十次黨代會上,市委書記張高麗在主題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堅持以質取勝,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抓好高水平大項目好項目建設,推動優勢支柱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發展、傳統產業升級發展,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這是圍繞中央對天津的明確定位,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的表述,符合天津的實際情況,是指導天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天津跨越式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準則。為此,天津市質監系統將舉全局之力,貫徹以質取勝,推進質量強市,為實現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必經之路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引導和擴大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市場的擴大依賴于消費需求的增加,而消費需求又建立在市場有過硬產品的基礎上,只有一流的產品質量,才能夠占有市場,從而拉動消費,增加社會供給量,促進經濟的增長。
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天津,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面對中央對天津的要求,與一些先進城市相比,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提高服務業比重、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從而促進內需增長。天津的質監事業要發展,就要大力實施“以質取勝”,不斷提升質量的宏觀管理水平和天津的產品實物質量水平,打造天津名牌產品,加快檢測服務業發展,推進節能降耗要求,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但就天津市目前的質量發展水平看,質量仍然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少數企業還存在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和數量,忽視品種和質量的現象,質量管理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和加強。如全市的中國名牌產品還較少,地方名牌產品還不大不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核心力的產品還不多,這與天津市的城市地位十分不相稱。與先進城市相比,“天津制造”的影響力尚需加強。同時,全市尚未形成統一的企業質量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質量失信懲戒力度還不足,部分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導致產品質量不高,假冒偽劣產品時有發生。因此,改變天津市質量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現狀,保證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必須在津產產品質量上下足功夫,實施“以質取勝”已成為刻不容緩、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探索不止
就天津市當前的情況來看,綜合實力與城市的地位作用還不適應,服務業比重偏低,民營經濟發展不夠快,節能減排的形勢還很嚴峻,這就需要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不斷推進質量強市的步伐。因此,天津市有10個區縣相繼開展了“質量興區(縣)”工作,建設質量強市的理念已日漸人心。
目前,按照天津市十次黨代會上張高麗提出的“以質取勝”要求和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十二字工作方針,天津市質監局進一步完善了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加強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基礎工作,努力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全國制造業競爭力指數顯示,天津市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為88.41,已經躍居至全國第三位,結合張高麗在市十次黨代會上“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的要求,天津市質監局將進一步引導企業采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將質量攻關活動逐步向建筑和服務業傾斜。盡快完成該市落實《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實施意見,明確全市質量發展目標和方向,保持該市制造業競爭力繼續居全國前列。
目前,天津名牌產品累計已達348個,但80%的名牌產品集中在裝備制造業、輕工紡織業、石油化工業等傳統產業,共有292個;而生物醫藥業、電子信息業和新能源新材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名牌產品僅有56個,不足總數的20%。天津市質監局將繼續加強政策引導,在制定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以優勢骨干企業為主體,鼓勵企業爭創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將2012年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天津市名牌產品的產值和稅收標準放寬到當年申請標準的80%,重點培育“科技小巨人”和市區縣兩級工業大項目的產品。
2011年4月,在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天津質監系統的巨大鼓舞下,天津市質監局全系統食品安全監管人員以當好“食品安全守衛者”為己任,嚴格實行食品生產許可準入門檻制度,初步完成食品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食品質量抽查指數研究,國家監督抽查食品合格率總體較好,市級監督抽查食品合格率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得到了有效應對。
接下來,該局將以實施“放心奶”工程建設為契機,完成好今年1.2萬批次的產品抽檢任務,盡快制定完成《示范奶牛場生產管理規范》、《示范乳制品企業生產管理規范》和《示范乳制品賣場管理規范》。下半年,將全面試行食品監管信息化系統,建立食品生產風險預警監管體系,依靠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手段,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的動態化、風險分析預警定量化、監管資源集成化、監管記錄證據化,逐步實現食品質量可追溯,努力改進企業的質量控制和檢驗水平,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而在特種設備安全方面,目前天津市在用特種設備總量達到154994臺,各類設備都呈增長趨勢,監管壓力巨大。結合天津市第十次黨代會的要求,該局將以惠民生為宗旨,加強對居民住宅老舊電梯的監管和服務,對全市15年以上老舊電梯進行免費安全檢測;開展電梯安裝改造維修許可的證后監察、年審工作;對居民或居民自治的無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電梯安全管理員實行免費培訓、考核發證,落實居民住宅電梯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消除居民住宅電梯無人管理的隱患。
同時,發揮標準引領作用,保障產品、建設和服務質量的提升。近年來,天津市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工業標準水平大有提升,農業標準基礎作用得到了加強,服務業標準也在不斷地擴大。結合張高麗在十次黨代會上的要求,天津市質監局將加快調整地方標準結構,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八大優勢支柱產業、以及與民計民生、社會公共安全、節能環保等相關的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預期啟動農業標準化、服務標準化省級示范區(點)建設試點,組織好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在節電、節水、節油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推行自愿性產品認證,開展能效標識、節能建材產品、高耗能產品的執法檢查。
實施以質取勝,建設質量強市,是實現科學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選擇,是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實現更快、更高、更好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天津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為質量而戰,為質量強市而戰,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天津市質監系統將舉全局之力,堅決貫徹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要求,堅持“以質取勝”,不斷推進質量強市邁向新的臺階。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2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