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磊 曹 蓉 胡學鋒 蘇小建
2012年8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考核組一行4人抵達南京。不顧舟車勞頓,來不及洗去一路風塵,考核組從南京機場驅車直奔幾十公里外的南京港,對照以世界衛生組織核心能力評估工作為基礎的考核標準,對南京港的檢疫查驗、傳染病監測、衛生監督、衛生處理、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和核生化有害因子防范等方面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通過理論閉卷考試、現場操作提問等方式,對衛生檢疫人員的業務能力進行了考核。8月31日下午17時,考核組宣布南京港以高分在全國首批、江蘇檢驗檢疫系統率先通過了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考核,認為南京港衛生檢疫工作組織機構、硬件設施配備、人員業務能力、工作機制等符合《國際衛生條例(2005)》對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的相關要求,現場掌聲雷動。順利通過此次考核是與衛生檢疫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活動分不開的。南京檢驗檢疫局將口岸衛生檢疫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與核心能力建設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009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方案,南京檢驗檢疫局黨組書記、局長顧華豐高度重視,高瞻遠矚,充分認識到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局黨組的統籌領導下,經過近3年的努力,南京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那么,他們在新的起點上是如何實現新跨越的?
2012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江蘇檢驗檢疫局先后發布了《關于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活動》的文件,南京局及時制定了本局的質量風險排查整治活動方案,成立了以局長顧華豐為組長的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活動領導小組,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嚴格監督、防患未然的原則,南京局制定了工作方案,全面排查衛生檢疫工作質量安全隱患。該項活動的有序開展為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開拓了思路,指明的方向,成為核心能力建設再上新臺階的無形推手。
通過全面排查整治衛生檢疫工作質量安全風險,全面提升了南京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增強了風險處置的主動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特別是在輸入性傳染病的篩查和應急處置工作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2012年5月至9月,南京口岸檢出61例發熱病例,確診傳染病病例14例。其中登革熱1例,甲型流感11例,乙型流感兩例。
典型案例一
檢出江蘇檢驗檢疫系統首例入境登革熱病例
風險排查:面對全球傳染病高發和跨國界傳播的嚴峻態勢,南京局密切關注全球疫情信息,結合國家質檢總局的警示通報和公告,對入境人員及與本口岸通航國家和地區的傳染病疫情進行風險分析和研判,對來自非洲和東南亞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區的入境人員實施重點體溫監測和醫學巡查,對有癥狀的人員及時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實施采樣和實驗室檢測。
案例回顧:2012年8月26日下午13時,一名來自登革熱高流行區的某東南亞國家籍旅客抵達南京空港口岸,在通過旅檢通道時,紅外熱成像體溫監測系統報警顯示該旅客體溫為37.9℃。南京局衛生檢疫人員立即將該旅客帶到現場排查室,水銀溫度計測量該旅客的腋下體溫為38.2℃,處于發熱狀態,未見其他異常癥狀和體征。衛生檢疫人員隨即對該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該旅客為男性,28歲,出發前兩天出現發熱,伴兩側膝關節痛。自述服用退燒藥后癥狀有所緩解,目前關節痛癥狀已消失。結合國家質檢總局對登革熱多次發出的警示通報,加之該旅客現有發熱、曾有膝關節疼痛的癥狀,衛生檢疫人員認為不能排除登革熱感染嫌疑,并如實告知該旅客。在該旅客簽署《采樣知情同意書》后,衛生檢疫人員采集了該旅客的血液樣本及咽拭子,做好常規工作,并送往江蘇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進行多種病原體的實驗室檢測。
為更好地保障該旅客和口岸的健康安全,衛生檢疫人員對該旅客進行了法律法規及健康知識宣教,登記所需詳細信息,發放了《就診方便卡》,同時對檢疫排查現場采取預防性滅蚊措施,并提出了四項要求:一是盡量縮小工作范圍與可能接觸的人群;二是盡快持《就診方便卡》去醫院就診、治療,并保持聯絡暢通,確保衛生檢疫人員隨時與其聯系;三是穿長衣長褲,避免蚊蟲叮咬;四是出現緊急或異常健康狀況及時通報。
江蘇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實驗室檢測結果確認該旅客感染了登革熱病毒。衛生檢疫人員立即上報疫情信息,通報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聯合前往接待患者的單位進行后續處置,確保了疫情無擴散,實現了登革熱傳入風險的有效控制。
案例評析:登革熱是當今人類中流行最廣的蟲媒病毒病之一,由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千萬到1億登革熱病例發生,其中50萬例進展為嚴重的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目前,輸入性病例是我國登革熱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本案例是江蘇口岸首次在入境旅客中檢出登革熱病例,南京局在衛生檢疫工作質量風險排查整治的基礎上,強化輸入性傳染病風險預警,及時發現輸入性病例,并加以科學處置,有力防范了登革熱疫情的可能傳播,充分體現了風險排查整治促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提升的成效。
典型案例二
聯防聯控異地口岸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風險排查:為做好口岸的傳染病防控和突發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檢驗檢疫機構與地方衛生部門的聯防聯控已經是常態化工作內容,但聯防聯控機制不能僅僅停留在紙質文件上,更要重落實,使得檢驗檢疫機構與地方衛生部門疫情溝通和信息流轉渠道通暢,及時通報雙方的工作動態和疫情信息,確保聯合應急處置到位,實現公共衛生安全。
案例回顧:2012年9月11日下午,南京局接到南京市衛生局通報,一例來自境外的歸國人員診斷為疑似登革熱。該局立即指派衛生檢疫人員與地方衛生部門一起對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該患者為中國籍,男性,7月6日由異地口岸出境,8月31日由異地口岸歸國。9月5日,患者出現發熱癥狀,腋下體溫38.1℃,除咽部紅腫外無其他異常癥狀體征,自行服用退熱藥后癥狀未見好轉,于9月9日入院就診,院方于9月11日下午做出“疑似登革熱”診斷。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患者境外居留所在的某國8月份以后進入雨季,蚊媒大量孳生。8月中旬,患者同一宿舍4人中有兩人患登革熱。患者自述在入境時無發熱等異常癥狀體征。綜合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和臨床癥狀、體征,衛生檢疫人員認為“疑似登革熱”診斷是恰當的,同時提出四條建議:一是對血清樣本,請相關實施實驗室盡快檢測,明確診斷;二是聯系追蹤患者歸國后所有密切接觸者,告知其在與患者最后接觸之日起的15日內,如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就診;三是地方衛生部門對患者所處區域立即實施滅蚊處理,避免疫情播散;四是請地方衛生部門將患者治療轉歸情況及時通報檢驗檢疫部門。
9月12日下午,該局接到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患者血清登革熱病毒抗體陽性,確診為登革熱病例,并實施了后續處置。9月13日上午,衛生檢疫人員會同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趕赴患者所在單位,通報了患者的診療情況,提出兩點要求:一是加強與檢驗檢疫機構和地方衛生部門溝通,要主動了解員工外派國家疾病流行情況,重視外派員工的健康教育,出發前告知其獲取防病知識途徑,并提供簡單、方便攜帶的蚊媒傳染病防護用品;二是要配合檢驗檢疫機構和地方衛生部門,加強對外派員工歸國后的健康監測,出現相關癥狀體征的,要及時向檢驗檢疫機構和地方衛生部門報告。
案例評析: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登革熱廣泛流行于熱帶和亞熱帶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南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較為嚴重。這些國家及地區和我國多個口岸有著通航交往,國際國內不同部門間傳染病信息的溝通直接影響防控成效。《國際衛生條例(2005)》明確主管當局與當地衛生部門之間的協調、事件信息溝通能力是衡量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此次事件的快速有效處置,彰顯了南京檢驗檢疫局通過衛生檢疫工作質量風險排查和整治,更好地將與地方衛生部門的聯防聯控落到實處,做好輸入性傳染病防控工作,是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成效的體現。
延伸閱讀
在口岸衛生檢疫工作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活動中,南京局始終貫徹提升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的理念,將兩者充分結合和融入。
一是認真梳理,細致檢查。組織衛生檢疫人員對文件和規程的有效性進行了專項、全面地梳理,將梳理后的清單和電子文本發到每一位衛生檢疫人員手中,并以書面理論考試、工作記錄檢查、實踐案例操作考核、現場督察等多種形式確保衛生檢疫工作質量的無差錯。
二是強化合作,共御風險。以衛生檢疫人員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為底線,在和地方衛生、環保、公安等多家單位建立良好合作機制的基礎上,又按照《國際衛生條例(2005)》的相關要求,與港口當局、民政、口岸委、人畜共患病的動物防疫等部門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確保了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的再提升。
三是完善制度,加強督導。查找現有的規章制度和作業指導書潛在風險,并結合實際工作及時進行補充、修改,形成以科學、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對衛生檢疫隊伍及業務工作進行強制性約束,使之成為開展好衛生檢疫工作的有力保障。針對衛生處理工作,又建立了長效督導和科學的效果評價方案,開展現場督導。
四是風險評估,績效管理。確定口岸傳染病監測、檢疫查驗、衛生監督、衛生處理等建立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預警和風險快速處置的關鍵環節,逐步構建全過程、系統化的風險分析管理機制;并將這些關鍵環節納入到績效管理工作中,切實增強了衛生檢疫工作質量安全意識。
五是全面覆蓋,履職到位。結合工作實踐,做到衛生檢疫工作風險排查和整治全覆蓋,增強衛生檢疫人員作為落實確保口岸衛生安全的具體責任人意識,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深入研究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情況,為做到把關到位、徹底消除衛生檢疫工作質量隱患奠定基礎。
當前的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形勢復雜而嚴峻,傳染病疫情及核生化有害因子事件層出不窮。加之全球人員往來和貨物交流日趨頻繁,國際間傳染病疫情跨境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途徑越來越多,致使口岸衛生檢疫工作承擔的疫情防控任務更重,壓力更大,風險更高。同時,國際性體育盛會——第二屆亞青會和青奧會分別將于2013年、2014年在南京相繼開幕,南京口岸的衛生檢疫保障工作任重道遠,這些都對南京口岸衛生檢疫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衛生檢疫工作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和整治,不斷提升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實現口岸的公共衛生安全是衛生檢疫工作的目標所在。隨著衛生檢疫工作質量風排查整治活動的更加深入和核心能力水平的更上一層樓,新形勢下的口岸衛生檢疫工作將努力創造金質衛生檢疫,在保障人民健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征程上越走越寬! 《中國國門時報》